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采取了引进外资的多项优惠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1979直到2010年,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0483.86亿美元,且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6.7%。201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高达1057.4亿美元。连续十八年位于发展中国家之首。成为世界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资本形成效应、工资效应、技术外溢效应等多种途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我国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其在我国投资区域的分布不平衡、业绩指数的差异,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间的对经济影响程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本文在国际资本流动的福利效应理论、库兹涅茨“倒U曲线”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1986直到2010年我国地区人均GDP和人均FDI的标准差变化趋势图及相关性分析推断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收入差距存在相关性。然后用收入Theil指数衡量地区收入不均等状况,将全国总体收入Theil指数分解成地区间和地区内部收入Theil指数。并计算了东、中、西部地区内部的收入泰尔指数,并将全国与三大地区内部收入Theil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外资开放度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结合其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共同作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外资开放度对全国和东部地区收入差距存在负向影响,这个结论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理论,而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使得在现阶段外资开放度对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存在正向影响。最后本文综合以上分析结果,从FDI的视角,提出了防止收入分配不均等状况恶化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