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的矛盾,各地纷纷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近二十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者,为推动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快速扩张发展的同时,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形成严重的债务风险,并进一步转移给地方政府形成地方债务危机。尽管政府从2010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来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促进其市场化转型发展,但目前我国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仍然不高。不少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存量大,内部管理混乱,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和产出效益的效率较低;同时各地区的政府投融资平台规模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各区域间的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差异很大,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差异化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现有运行效率和区域差异,对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推动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分析和提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为目标展开研究。首先,在文献收集分类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企业效率等概念进行描述,梳理资源基础理论、效率理论等相关理论。并收集我国样本政府投融资平台201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和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总结我国政府投融资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比较分析多种方法并结合投融资平台特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DEA数据包络分析,通过CCR、BCC及Malmquist指数构建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评价模型,并用文献分析法识别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评价指标,根据DEA投入产出指标特点筛选确定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115个投融资平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我国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对比不同种类的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并对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进一步讨论。最后,根据投融资平台效率分析和国外优秀地方债务管理经验,提出我国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行效率的提升思路和具体措施。研究发现我国投融资平台整体运行效率不高,技术水平和规模不匹配,纯技术效率不高是阻碍我国投融资平台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从时间动态维度看我国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是逐年缓慢上升的,但规模经济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未来需要通过重点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运营能力来提升我国投融资平台的运行效率;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效率水平和发展趋势有很大差异,且区域内部各行政区的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也不均衡。最后,在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提升的原则和思路,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和配套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效率的提升路径。为投融资平台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思路,促进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健康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