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分布饰纹姬蛙和泽陆蛙的繁殖特征及其蝌蚪反捕食行为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er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同域分布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和泽陆蛙(Fejeyaryalimnocharis)为研究对象,通过繁殖期求偶鸣声特征、两性异形和繁殖输出以及蝌蚪反捕食行为的研究,探讨两种蛙在同一生境下各自的适应策略。主要的结果和结论如下:  (1)利用SX950录音笔和Praat声音软件分析和研究同域分布的繁殖期间的饰纹姬蛙和泽陆蛙的求偶鸣声特征。结果表明,饰纹姬蛙发出结构单一具多脉冲(7-18)等特征的求偶鸣声,而泽陆蛙发出单一且单音节的求偶鸣声。通过比较分析,鸣声时程(Call duration)、鸣声间隔(Callinterval duration)、第一共振峰(The first formant)、第一共振峰带宽(The first bandwidth)、第二共振峰带宽(The second bandwidth)、第三共振峰(The third formant)、声强(Call intensity)和主频率(Dominant frequency)在两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了一定的鸣声种属特异性。经进一步分析,发现饰纹姬蛙求偶鸣声的第三共振峰与体长、体重呈负相关,推测其通过降低第三共振峰的能量分配来调整自身的发声策略;泽陆蛙的鸣声时程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推测其通过延长鸣叫时程来体现自身的品质以提高对雌性的吸引力。本研究结果将对无尾两栖类声通讯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2)探讨饰纹姬蛙和泽陆蛙的两性异形和雌体繁殖输出策略,结果表明,饰纹姬蛙雌体体长和腹长显著大于雄体,而雄体的头长显著大于雌体,其他形态特征比较差异不显著;泽陆蛙仅雌体体长显著大于雄体,其他形态特征比较差异不显著。通过对有效抱对的配对雌雄个体的体长分析,发现两种蛙的雌雄个体的体长均成正相关,推断两种蛙的交配模式均属于选型交配模式(Size-assortativemating pattern)。在繁殖特征方面,饰纹姬蛙雌体所产的窝卵数与头长呈正相关,泽陆蛙雌体所产的窝卵数和窝卵重均与其体长、头长、腹长呈正相关,表明泽陆蛙通过增加个体大小来增加繁殖输出,而饰纹姬蛙没有采取这种方式。饰纹姬蛙的后代品质(孵化率、变态率、变态时间、幼蛙体长和体重)与参与交配的雄体体长无关,推测通过行为修饰来完善自身的配对受精作用。  (3)以饰纹姬蛙和泽陆蛙蝌蚪作为被捕食者,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Mosquitofish)和蜻蜓幼虫(Dragonfly larva)作为捕食者,研究捕食者(入侵捕食者和土著捕食者)、捕食者摄食警示信号(喂食同种蝌蚪和喂食异种蝌蚪)和饲养方式(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三因子对两种实验蝌蚪的行为活动水平、生长特征(生长指标包括体长、体重和身体状态(体重/体长))和变态(变态率、变态时间、变态时间的变异系数)的影响,探讨两种实验蝌蚪的反捕食机制。结果显示:(1)饰纹姬蛙和泽陆蛙蝌蚪均对入侵捕食者的逃避程度远大于土著捕食者;(2)饰纹姬蛙蝌蚪的逃避捕食策略并非特定针对于捕食者和捕食者的摄食信号,而泽陆蛙蝌蚪对威胁自身的捕食者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反捕食逃避策略;(3)两种蝌蚪对喂食同种和异种的捕食者无表型形态的响应差异;(4)蝌蚪的集群行为有利于减弱捕食风险及稳定种群数量。
其他文献
地震荷载作用下(本文指中应变速率范围)混凝土基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钢纤维混凝土作为混凝土基材料的一种,它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会议
随着我国更多大容量、高水头常规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的建设,充水保压蜗壳结构型式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多。充水保压蜗壳结构复杂,如何对其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模型,真实模拟其施工运
边坡稳定性问题涉及矿山工程、道桥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等诸多工程领域。边坡的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复合作用,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决定了边坡工程的复杂性、不
随着风电机组风轮直径的不断增大,风轮叶片刚度下降,导致风力机出力反应迟缓、波动幅度增大。特别是在高风速工况下,风电机组转速与有功功率调节性能不佳,严重影响风电机组有功输
会议
橡胶坝是一种随着高分子合成纤维和橡胶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新颖、造价低、节省三材、施工期短、抗震性能好、不阻水、止水效果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