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和知识之间存在着占有和存在的关系,占有分为主动占有和被动占有两种类型。在分析学生对知识的占有类型和占有目的基础上,批判了被动占有知识这种错误方式,批判了把占有知识作为实现外在目的手段的观念。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在知识占有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强烈呼吁教育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占有。主动占有知识是儿童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学生获得内在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主动占有知识学生积极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得正确的自我意识。为存在的人知关系是最高境界的人知关系,这种关系以人的内在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存在为目的。教师在这种人知关系中发挥重大作用,学生的存在提高占有知识的效率。 全文共分四部分,前言主要介绍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章主要论述知识占有的重要性,知识占有的方式,知识掌握的层次,知识掌握的评价。第二章主要研究学生的存在。论述存在的基本概念、存在的表现和意义,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存在状态。强调重视学生存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三章论述从重视知识占有到兼顾学生存在和知识占有的教育转变的基本表现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