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合拳的起源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z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合拳在我国很多地方流传,在北京、沧州、泊头、福建、深圳等地都有专门的六合拳老师在传授这项拳术。2011年6月,河北泊头六合拳正式成为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扩展项目名录之一。本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深入泊头、北京等六合拳开展的地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为指导,结合保护原貌、大胆怀疑、细心整理的原则,对收集的所有资料进行甄别、筛选归纳分析,力图理清北京六合拳的开展区域、时间人物、风格特点、技法理论、传承发展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口述史研究法等对六合拳的概念进行界定;深入分析六合拳的起源历史;六合拳与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及意拳的异同之处;六合拳在技术风格上的特点;六合拳传承人的详细介绍及传承谱系的分析等,从而多方面论证分析北京六合拳的传承意义和价值。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六合拳是起源于泊头以中华文化中的六合理论为基础,以放长击远为主导的技击方法作为基本的内容,将独有的六合套路、格斗、功法作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一种传统拳术。2、在泊头第一代传承人张明之前,六合拳已经发展成型,且由枪法衍化而来。据明代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和程宗猷(明著名武术家)著的《耕余剩技》等书籍记载,可以推测六合拳应形成于嘉靖到万历年间,是古人将枪法融汇到拳法之中。3、六合拳的六合理论是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大成拳创拳的基础理论。六合拳早在清朝李姓武术家的《六合拳谱》中就有记载。可知六合拳是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大成拳中正名最早最先演练的拳种,且此拳谱也被公认是研究心意六合拳的重要史料。4、北京六合拳外在表现出拳打脚踢、舞枪弄棒,内在蕴含实用技巧与健身功能,能够将内功与外力浑然天成,实现技击与健身的双重功效。其在北京传播主要有五大区域:紫竹院公园、青塔地区、右安门地区、牛街地区、密云地区。在传承方式上仍以民间传承为主,在传播内容上既有拳术和传统套路,又有对练和各种器械及内功等。5、北京六合拳与其它拳种有相似的问题,源流记载不清晰、理论研究较少等。缺少理论与技术兼备的六合拳传承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六合拳更深一步的发展。6、北京六合拳的发展相对于其它拳种来讲并不乐观。其传播的主要地域在部分公园场所,没有相应的训练武馆和专职的武术教师来传授,主要是由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构成,基本上把武术作为一种业余的兴趣爱好来对待,少有人将六合拳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
其他文献
<正>2015年8月3日至7日,为期五天的培训就要结束了。这次培训工作,在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直接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中央机关46名党员参与,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
<正>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朋友圈中"点赞"获得礼品的手段成为一些商家招揽客源的方法之一。集赞获得礼品也让一些人尝到甜头,甚至在淘宝网衍生了"点赞一族"。然而,如果有人告
盆地内地层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导致储层特征和流体性质发生变化 ,影响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本文分析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孔隙流体的化学和动力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根据地
价值论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尼采价值论的阐述和分析指出,尼采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论体系,这种价值论由于是以永恒轮回观念为基础从而获得了
鱼类行为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在动物行为进化上和渔业生产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改进和提高旧生产技术,探讨新技术的应用,将来海洋养殖
阐述沙县地方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及发展潜力,分析沙县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沙县地方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措施建议。
如果说有一种精神始终贯穿于美国历史,那便是"美国梦"。美国人相信,即便是出身贫寒卑微,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本文选取美国文学中三
以苯醚酮为原料,经溴化、缩酮化、亲核取代反应合成苯醚甲环唑。此工艺降低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苯醚甲环唑总收率≥80%,纯度≥95%,同时测试其单晶结构。综合经济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庆阳市11种槭树属彩叶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制约各树种观赏性、适应性、生物学特性的系列因素中,叶色占总评价的权重最大,为22.71%,其次为耐寒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催生了许多新的行业,也对旧有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锐的变革,会计行业作为社会生产中一门不可或缺的行业,在互联网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