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甘油三酯组成分析的植物油真实性表征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xdy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用植物油是现代食品行业的基础原料和最基本的生活原料。食用植物油中的脂肪酸与甘油结合酰化成甘油三酯稳定存在,含量高达95%以上,不同品种植物油中的大部分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包括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以及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本文主要通过三种仪器检测(GC、HPLC-ELSD、Triple-TOF-MS/MS)研究脂肪酸及甘油三酯的组成与含量,并通过化学计量学进行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植物油进行真实性表征,为当前存在的植物油脂掺伪提供鉴别方法。首先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对芝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芝麻油中的油酸与亚油酸含量范围相近,分别为35.88%-42.83%和38.70%-44.32%;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是这6类植物中最低的,范围在6.34%-8.05%;大豆油亚油酸含量高于油酸含量,约是油酸含量的2-3倍;花生油中二十碳以上的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植物油—花生酸、山嵛酸、木焦油酸含量范围分别为1.25%-2.06%、2.22%-3.55%、1.23%-1.56%。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同芝麻油类似,其亚油酸含量略高于油酸含量。基于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对这6种植物油进行的主成分分析(PCA),其中基于主要脂肪酸比值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7.53%,结果优于基于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PCA结果(84.89%),表明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在组成与含量上具有特征性图谱,并且可以通过脂肪酸比值来表征植物油脂的真实性。其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了植物油中具有不同碳原子当量数(ECN)的甘油三酯。通过HPLC-ELSD对植物油中甘油三酯进行的分离,确定基本的ECN轮廓。6种植物油中主要含有ECN42、ECN44、ECN46和ECN48的甘油三酯;高芥酸菜籽油ECN组成比与低芥酸菜籽油的ECN组成复杂,高芥酸菜籽油中含有ECN为54和56的甘油三酯;花生油ECN为50的甘油三酯含量较高,这是因为花生油中含碳量在二十以上的饱和脂肪酸如花生酸、山嵛酸、木焦油酸的含量都远高于其他植物油。因此,根据植物油的不同ECN甘油三酯的特征也可以用来表征植物油脂的真实性。同时通过Triple-TOF-MS/MS对具有相同ECN甘油三酯进行准确定性,解析其质谱数据,确定甘油三酯的种类,可为植物油真实性表征及掺伪鉴别提供理论依据。最后,研究纯芝麻油掺入不同比例的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后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并建立不同的脂肪酸比值模型。以棕榈酸/硬脂酸(P/S)和油酸/亚麻酸(O/Ln)建立芝麻油掺伪菜籽油、大豆油的二维模型,该模型能识别出5%的菜籽油或大豆油掺伪。由于葵花籽油和玉米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同芝麻油的相似性,以油酸/棕榈酸(O/P)、亚油酸/硬脂酸(L/S)以及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O/P+L/S)建立芝麻油掺伪葵花籽油或玉米油三维鉴别模型,掺伪检出限达15%。
其他文献
在低压电力线信道中普遍存在较强的窄带干扰,严重影响电力线通信系统性能。针对此问题,在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电力线通信系统架构及其窄带干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
<正> 如所周知,进行科学研究,最根本的问题,重在实践。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又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研究语言,其认识本身的基本原则,也不例外。我国古话说:
采用SEM,XRD等分析手段对矿热炉硅系合金生产中碳化硅沉积物进行实物取样分析,并与在不同条件下实验室合成碳化硅的规律对比,研究了中间产物碳化硅对硅系合金生产的影响. Th
<正> 有关慢性肝炎中医分型与病理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关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的量化研究及肝脏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报道甚少。笔者收集了1999~2001年度在本科住院的
研究了添加稀土金属La与少量磷铁的重轨钢的力学性能.通过QUANTA-400型环扫电镜与能谱分析,得到了La-P聚集物的形貌.通过HITACHI公司的S-34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面扫描,发现稀
提出了H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设计了以轴压比、含钢率、剪跨比等为主要参数的5个试件,通过试验揭示了在轴压比、含钢率、剪跨比参数变化的
晋商伦理是以信义为基础的、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和三晋地域文化意蕴的商业伦理道德体系,其形成受山西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丰厚发达的文化底蕴、学而保商的社会风气以及商
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最令人瞩目、影响最广泛的当属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如果把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看作世界文化的"两极",具有数千年传统、深厚的根基及强大生命力的中国文化
采用微型烧结试验装置,对包钢常用铁矿粉进行了烧结基础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差别较大.铁矿粉CaF2,FeO,MgO,SiO2和结晶水含量是影响其烧结基础
研制了一种以掺杂H3PO4和SiCl4的PVDF新型聚合物瞑为电解质,碳纸和铂黑为扩散层和催化层的室温全固态电化学氢气传感器.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控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