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超空泡蒸发器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wy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淡水持续增长的需求促进了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全球约95%的淡水是采用热方法和渗透膜技术这两大技术生产的。然而,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热方法受限于结垢和传热系数,渗透膜技术则受限于渗透膜的污染和回收系数。大量研究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方法对热方法和渗透膜技术进行改进,如采用废热方法以及水处理初期时减少水垢和污垢方法等。然而,现代海水淡化技术则利用较新的物理现象来达到减少水垢、污垢、材料强度、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劳动力和技术支持等目的。本文主要对海水淡化的热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  本文首先对流体在固体壁面沸腾传热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过热流体在壁面处生成汽泡主要是由于汽泡内部的蒸汽压力大于环境流体压力。在圆管内部流动沸腾传热过程中,热流密度的增大使得汽液两相的流速增加。当传热不依赖于壁面的热流密度时,沸腾过程仅存在于对流区域,这就使得壁面处液体沸腾换热系数的热流指数值减少。因此,对海水淡化热方法的进一步改进需要更高的传热速率。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超空化过程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早在30年前,Machinski就将锥形超空泡发生器引入到海水淡化的过程中,通过在超空泡区域内加入真空系统抽取超空泡内的低压蒸汽来获取淡化水。超空泡的汽液交界面处的蒸发过程与壁面处液体沸腾过程类似,其传热系数均由热流密度决定。然而,在超空泡蒸发过程中,增加液体的流速能使得超空泡的形态增大,同时也使得超空泡汽液界面的蒸发传热系数增大。因此,对应超空泡过程中液体蒸发换热系数的热流指数值也会相应升高。然而,将超空泡方法应用到工业中的海水净化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连续不断的大流量的过冷热源水循环通过包含级联配合的蒸发冷凝模块系统,这个系统的制造需要大量金属,而且超空泡的体积与水的总体积之比非常小,同时该系统采用的是能量密集型的水泵再循环系统,容量控制也十分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旋转超空泡蒸发器(RSCE)来对海水的淡化过程进行研究。  在超空泡发生过程中,水和蒸汽之间的高温和较大的速度梯度可以维持快速的蒸发。通常,在两相交界面上只允许水蒸气和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通过交界面进入超空泡内。然而,在远离空化器的后方发生的超空泡溃灭将产生非定常的回射流,其液滴会被夹带到抽取的蒸汽中并降低脱盐后的淡水质量。此外,在没有进行蒸汽抽取的情况下,超空泡蒸发器中的蒸汽生产率等于旋转超空泡内部的蒸汽发生率减去由于超空泡尾部脉动和尾涡引起的蒸汽损失,超空泡表面连续的纵向和径向振荡以及超空泡内部的低压将引起回射流并夹带蒸汽进入尾部区域。空化器的旋转运动引起的叶片末梢和轮毂的旋涡也会导致蒸汽的损失。因此,对于海水淡化应用,如何减少这些副作用从而有效回收最纯净蒸汽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的目标,本文自主研发了RSCE实验装置,对海水淡化新的热方法即旋转超空化蒸发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RSCE的核心部件是具有特殊形状的高速旋转的空化器,用于生成超空泡和抽取的超空泡内的蒸汽。在设计空化器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形成最大尺寸和体积超空泡的同时,确保操作的安全且不会造成气蚀破坏;2)蒸汽抽取的开口定位在超空化叶轮叶片的出口边缘上,以确保获得最高纯度的蒸汽。  针对第一个问题,设计了具有两个叶片的超空泡旋转叶轮。每个叶片具有变化的出口边缘厚度,从而保证能够生成具有最大尺寸的超空泡,同时沿叶片长度方向在不同半径上均为安全尺寸。通过使用MathCAD-11.0b编程求解得到叶轮的尺寸比例,并根据对楔形空化器流动实验的初步分析实现了对这种叶轮的设计。两个叶片进口边的对称线穿过旋转轴线,并与旋转轴线垂直。由于不同半径处流动的速度矢量均垂直于叶片的进口边缘,因此可以通过楔形空化器流动的计算来进一步优化旋转叶轮。  针对第二个问题,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本文设计的叶轮进行模拟来预测其性能。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首先对网格、求解器的选择以及超空泡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蒸汽在空间中的分布、流态和回射流,从而确定了蒸汽抽取开口的合理位置。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和制造了数值模拟中较优工况的超空泡旋转叶轮并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多因素实验法分析了RSCE的实际性能。实验中,将真空系统通过中空轴连接至叶片的开口处来获得超空泡产生过程中的蒸汽。整个真空系统由旋风分离器、辅助容器、蒸汽冷凝器、真空泵和管道组成,以实现分离后的液滴和冷凝蒸汽的收集。为了达到叶轮5430转/分的转速,本文还设计了一个能自定义传动比的增速行星齿轮来与转速1440转/分电动机进行连接。由于叶轮处于高速旋转过程中,轴承密封的实现也是使得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RSCE实验系统还包括温度、压力和盐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实验记录的高速摄像系统。冷源水(25℃)为质量浓度3.5%的NaCl水溶液。本文选择了Box-Wilson统计方法来对实验工况进行最优设计,由于Box-Wilson统计方法能够通过一个最优的实验设计方法来使得在最少的实验次数的前提下获得统计上有效的结果,且允许将收集到原始仪器的数据和实验照片代入解析回归方程进行处理。因此本文选用这种方法来对实验次数进行最优化设计。在实验数据处理方面,自行设计了计算方法对实验获得的图像和其他数据进行处理,并基于软件,分别采用具有10个和6个参考半径的径向网格将叶片分成9和5等份,以更准确和方便地获得沿着叶片半径方向超空泡长度的分布。  为了进一步验证实验的准确性,将由解析回归方程得到的转速和蒸汽发生率对叶片半径方向上超空泡长度分布的影响与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果以及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  在分析结果之前,本文对与RSCE研究直接相关的现有的前人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超空泡是由流动惯性引起的高速蒸汽所产生,同时,由于超空泡内的蒸汽压力可能远低于平衡压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超空泡内蒸汽的生成率。较长的超空泡显著地削弱了卷吸效应,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蒸发界面。由于在蒸发过程中是直接从源水中吸收潜热的,因此没有传统换热表面的热阻,从而具有较高的热质交换效率。理论上来说,两相交界面上的边界层可用于无水垢传热和无污垢矿物质去除,因此,超空化蒸发方法可以消除水蒸发过程中由固体导热壁面传热引起的低能量密度、水垢和污垢。  通过采用ANSYSCFX-13.0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超空泡和周围流场的三维定常结构。基于模拟结果,选择叶片出口边缘区域作为蒸汽抽取的开口,此处的水蒸汽分数达到最大。此外,强制抽取蒸汽的模拟研究揭示了超空泡中蒸汽的不同流动状态可以减小蒸汽损失区域的体积。  多因素实验结果揭示了冷凝液的盐度、超空泡内部蒸汽的温度以及超空泡的尺寸与蒸汽抽取率和叶轮转速之间的关系。较低叶轮转速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型叶片形状能产生超出预期的超空化效果。同时,实验中也获得了较好的蒸汽抽取效果,表明蒸汽抽取开口位置设计是合理的。随后,基于实验结果,通过采用统计学上有效的回归方程获得了超空泡形态与转速和蒸汽抽取速率之间的经验关系。  RSCE具有所有固定式超空化锥形蒸发器所具备的优点,同时也能在最小的工作容积内产生连续的蒸发过程。由于本实验设计的RSCE用于在大气压力下海水中运行,因而该装置只需要耐腐蚀金属制成的驱动器,对壳体的要求较低。此外,实验过程中也无需用到水质预处理的耗材。因此该RSCE系统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包括以下方面:  1)提出了具有出口边厚度随半径变化的楔形叶片的超空泡旋转叶轮,因此能够在一个旋转平面内控制超空泡的尺寸;  2)证明了通过楔形空化器形成的超空泡尺寸的经验公式来设计超空泡旋转叶轮的合理性;  3)提出了控制旋转超空泡的尺寸的设想,研究了从超空泡中抽取蒸汽时的流动特性和热物性参数;  4)提出利用旋转超空泡的最大空化研究部分相容性液体的混合、以及液体中含有固体颗粒时的混合效果,分别获得稳定和优良的乳化液和悬浮液;  5)在从超空泡抽取蒸汽的过程中观察了稳定流动中的旋转空化器上叶片末端和轮毂处的旋涡。  6)当空泡中的压强与通道内的蒸汽压强相平衡时,观察了两个叶片处生成的旋转超空化现象。  本研究的实用创新性包括以下方面:  1)设计的超空泡旋转叶轮,在旋转平面内能形成有最大体积的超空泡,同时对叶轮的气蚀破坏程度最小;  2)设计的高速空心轴可以实现对介质的抽取或注射,并采用压紧螺栓和夹紧垫圈来实现轴的延伸,从而能够平衡和可靠地安装不同的旋转叶轮;  3)采用MathCAD编写算法计算了旋转叶轮的形状及其形成的超空泡的尺寸;  4)根据超空泡旋转蒸发器形成的超空泡的参数,对其数学模型采用ANSYSCFX-13.0软件进行了数值求解,验证了实验数据;  5)设计和制造了高速旋转的超空化装置以及用于蒸汽抽取的真空系统;采用测量仪器监测了蒸汽温度、冷凝水盐度、蒸汽抽取率和抽取的真空压力;采用高速摄像机实现了旋转超空泡的可视化。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包括以下方面:  1)以回归方程的形式确定了超空泡旋转蒸发器的水动力学特性和热物性之间统计学上有效的经验关系;  2)根据现有的大规模工业设备和最新的研究文献,提出了具有前景的海水淡化方法和技术;  3)描述了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对超空泡动力学特性和热物性的建模具有更高的精度;  4)进行了多因素极值实验,从而得出了在旋转超空泡中所观察到现象的回归方程。  本研究的实用价值的研究包括以下方面:  1)旋转空化器在工业应用中的运用,如海水淡化和脱氧;  2)在初步提出的旋转空化器中,采用低温泵来实现流动的冷却和初始旋转流的适用性;  3)采用旋转空化器生产高度均一、稳定且良好分布的高品质悬浮液和乳化液,可应用于热电、化学工程和建筑材料工程。
其他文献
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简称HSCCC),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液-液分配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应用范围很广泛,由于其有足够多的两相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国内外能源短缺,能源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节约能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蓄热技术对于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
高炉煤气是一种低热值的燃料,利用率低,有效利用将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高炉煤气与煤粉混燃是一种有效的利用方式,但是存在易超温、难燃尽等问题。本文以300MW高炉煤气煤粉混
机械密封动态特性决定了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而辅助密封圈动态刚度和阻尼对机械密封的动态特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浮动环的追随性和补偿性。国内外对辅助密封圈动态特性参数研究欠缺,本文对辅助密封圈动态特性展开研究。本文设计了补偿机构处O形辅助密封圈及The Greene,TweedCapped Ring(CGT)组合密封圈的试验装置,通过松弛试验结合时域到复频域的信号处理,得到了两种辅助密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回归粗粮的饮食理念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玉米等粗粮食品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压和预防肥胖等多种功效。我国玉米产量丰富,但是
氩气容性耦合直流辉光放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它被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功能性薄膜材料沉积、材料表面微造型等各个领域。放电时各等离子体参量受放电条件的制约
绕管换热器是一种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管壳式换热器,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国内对绕管换热器设计缺少理论依据,计算方法准确性偏低,双股流绕管换热器更是缺少相关的研究。本文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大,环境保护问题也迫在眉睫。风能作为一种洁净的可再生环保能源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风力机发电是利用风能的主要形
厌氧处理技术是一种经济又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耗低、获得生物质能等优点。目前,厌氧反应器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广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不足,例如泥水接触
驾培行业是道路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资源占用型行业又是能源消耗型行业,驾培行业是否能够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节能增效为行业发展目标,对道路运输行业的节能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