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评左传》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惺是晚明时期重要的评点家,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批评家。钟惺成名于《诗归》的评选,他的评点不止体现在《诗归》上,对经、史、子、集皆有评点。《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典籍,其文学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吸引着代代文人、研究者不断地去解读和品评。《<钟评左传>研究》以钟惺对《左传》评点的三十卷本为研究对象,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结合晚明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考辨《钟评左传》的真伪,进而探讨钟惺评点的特点,研究《钟惺左传》的理论和价值,力图将《钟评左传》纳入钟惺研究的体系中。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钟评左传》考。《钟评左传》作为明代评点、明代《左传》评点,甚至是《左传》评点中的代表作,不仅在大部分文学史、思想史乃至批评史上几乎只字未提,而且还被认为是托名之作。对于一部明代评点的代表性作品来说有失公允,必须进行重新评价、客观定位。本章主要从《钟评左传》的托名现象入手,从目录学著录、墓志铭、参订人等几方面对其进行真伪考辨。第二章重点论述《钟评左传》的评点内容。首先是叙事评点,《左传》的记事有其独特的方式、手法和风格。其次是人物评点,钟惺以情感倾向为主要评价标准对《左传》的人物进行归类。再次是语言评点,钟惺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为切入点,以对话和独白揭示人物个性,通过语言风格的形成、语言修辞技巧的运用来提高《左传》语言的表达效果。最后是揭示《左传》在文法方面的运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读者的古文写作水平。第三章主要阐释《钟评左传》的评点方法。钟惺对人物的性情、人与人之间的交情以及对人物命运皆有关注,以“情”入文,反映了“重情”的思想。钟惺虽对文学很感兴趣,但也积极入世,注重以文意来体现自己的“经世思想”。钟惺独特的个性以及他创新的决心,使他不愿依附于任何一派,进而对宗经的传统有所突破。第四章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视角论述《钟评左传》的双重属性。钟惺作为《左传》的读者,对其有自己的审美理解,有着强烈的读者意识;钟惺作为《钟评左传》的作者,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导向性,可以在理解和领悟审美对象的基础上给读者某种引导,进而影响文学创作和鉴赏。第五章论述《钟评左传》的价值。《钟评左传》是一部批评性的作品,本章分析了钟惺较有价值的几种评价审美标准,阐述了个体理论特色,但作为评点性作品来讲又存在着缺陷,尤其是批点的琐碎、不系统和批语的简短、不全面。通过以上五章的论述内容,可以看出钟惺的评点角度新颖,分析独到,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总体来讲,有所创新,应在中国文学评点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席之地。
其他文献
大地艺术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许多大地艺术作品与景观和生态问题密切相关。大地艺术关注自然因素、时间因素,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和工业废弃地问题,从而开拓
网架结构是一种用途较为广泛的空间结构形式,在加油站、体育场、影剧院、大型餐厅、商场等场所均能看到网架结构的身影,其结构为杆件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布置,且通过节点连接
本论文试图从后现代艺术理论中的极简主义理论出发,分析林兆华的实验戏剧中,表演,舞美和音乐三方面的极简主义美学特色.林兆华一直以来尝试着将戏曲的表演美学和舞台美学植入
光纤接入网在带宽容量和覆盖距离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宽带无源接入光网络(PON),成为未来宽带到家的首选网络方案。本文深入分析了GPON/EPON接入网络技
为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医疗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力度,为他们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河北省邢台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开展农村留守儿
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下的现实选择、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根本保障,具有重
随着智能电网和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纵深发展,企业积累了海量结构多样、来源复杂、规模巨大的数据资源。为了有效提高海量异源异构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实现企业统一数据交换以
<正>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订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在北平设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执行停战协议的机构。军调部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
2008年以来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中。由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网络营销成为国际贸易市场中一种主要营销方式。由于网络营销缩短了国际商务交
<正>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妥善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