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集中体现在政治的多极化与民主化,经济的全球化与市场化,科技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我国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各地方政府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治理方式不断发生变革,需要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由此,如何更好地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管理者与学者关注的焦点。地方政府执行力效果,直接反映着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形象、公信力、凝聚力与感召力。执行力在国家法规政策执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问题作为研究重点,试图通过深入分析与探索,能得出一些结论,并给出相应建议。文章先理清选题基本涵义和特征,分析了建国以来地方政府执行力发展变迁,审视了信息化对地方政府执行力提升和实践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信息化对地方政府执行力要素的影响,剖析了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面临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借鉴国外运用信息化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建议。主要内容如下:1.概述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基本研究背景与意义,确定研究视角,对地方政府、执行力、信息化等基本概念作归纳综述。在研究背景上,地方政府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国家竞争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近年来,随着传统行政模式的信息化升级、社会信息化普及和社会公众日益增多的信息需求,信息化逐渐成为推动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在研究意义上,文章从现实层面、理论层面、政府发展、政务信息特性等不同层面和角度,阐述了研究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文中综合运用了系统研究法、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进行研究。2.从文章选题为出发点,阐述地方政府、执行力、信息化的基本涵义及特征,三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进一步阐述信息化与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内在关联性和价值体现。地方政府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信息化理论、治理理论作为研究信息化视角下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理论基础。3.建国以来地方政府执行力发展变迁。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力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特征。按照时间维度从纵向角度划分,分析建国以来地方政府执行力发展变化,分别体现了集权式、市场化、信息化背景下推动地方政府执行力发展特征,对每个转折阶段的宏观背景、产生原因、运作特点与模式、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阐释,分析每个阶段特征的内在逻辑关系。4.对信息化视角下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面临的困境进行理论分析。信息化推动地方政府执行力发展,相应地对地方政府职能与执行要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管理理念上,地方政府从“政府本位”价值取向到“社会本位”,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通过对地方政府执行主体、执行方式、执行过程、执行环境等种种困境的分析,进一步阐述在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在运作过程、制度环境、信息化广度与深度、日常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与时俱进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策略作铺垫。5.国外信息化建设对地方政府提升执行力的启示。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在运用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改变政务管理,提升政府执行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信息化促进地方政府执行力提升案例进行经验借鉴。主要通过学习国外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借鉴经验与方法,扬长避短,取其精华,从而对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提升执行力起到良好启示与促进作用。6.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提高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在正视社会客观现实与地方政府发展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提升执行力策略与模式剖析。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从而论证选题的论点,并加以概括。通过在宏观上,对地方政府执行理念、执行主体、执行制度、执行信息、执行方式、执行环境等要素管理;在中观上,对地方政府信息发展策略、信息运行优势、部门职能范围、法律标准体系、统筹政府门户网站、拓展政务信息传播服务渠道、完善信息透明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分析;在微观上,明确市级地方政府执行力建设过程,整合执行信息资源、关注社会信息诉求。7.信息化视角下市级政府执行力建设过程。在制定策略的方法、方式、程序中调整,在执行因素的发展、环境、任务、审视与推广中控制,不断完善市级政府政务信息平台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建设,考虑如何优化市级政府信息化主体与服务对象的需求,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信息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全面提升市级政府执行力。8.结论部分。从不同层面研究地方政府执行力,探索信息化视角下如何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途径。地方政府是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者”,地方政府是社会的“治理者”,是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信息资源中心”,也是地方社会发展的“导航者”,地方政府是信息化的“实践者”。本选题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第一,分别从纵向与横向进行比较。在纵向上,分析建国以来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同发展阶段的明显特征,提出信息化对地方政府执行力影响的必然性与价值体现;在横向上,分别从地方政府价值取向、地方政府职能、地方政府执行要素等方面,分析信息化视角下执行力与其他环境下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不同。第二,从正、反两方面阐述选题观点。一方面,信息化对地方政府执行力产生多元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执行力对信息化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出地方政府执行力的价值与服务基本取向、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模式等。第三,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静态与动态方法,分析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信息管理与执行力相互作用关系。试图在国家管理意志、地方政府行政模式、公众群体信息需求三者中,提出一个较为完备、科学的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也将地方政府执行力和信息化管理政府对象的关系作进一步研究,为社会发展与地方政府管理、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