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梭生根条件的优化及生根过程中的生理学与解剖学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2ee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cy.) Bunge)是藜科梭梭属植物,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主要生长在流动沙丘、盐渍土及砾质戈壁上,在我国的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分布较为普遍,对荒漠区防风固沙、减小风速,保护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而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为列当科(Orobanchaceae)肉苁蓉属(Cistanche)的多年生营专性根寄生植物,寄主为梭梭。本文首先对肉苁蓉寄生对梭梭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其次通过调控外源激素的浓度变化,探索梭梭幼苗生根的最适条件,与此同时,通过解剖学方法对梭梭侧根发生部位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梭梭生根过程中生根关联酶(吲哚乙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动态变化,从而为揭示梭梭生根的机理,提高荒漠肉苁蓉的接种率及梭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对肉苁蓉寄生对梭梭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肉苁蓉寄生梭梭(A)的株高、冠幅和地径的月平均增长率都小于未被肉苁蓉寄生的梭梭(CK);调查对象A当年生枝条增长率达最大值的时间滞后于调查对象CK,说明肉苁蓉寄生对梭梭当年生枝的生长存在一定程度抑制;被肉苁蓉寄生后,梭梭细根所占比例较高,这既有利于梭梭自身的生长,同时也为肉苁蓉的寄生提供条件和营养。  2.对梭梭幼苗生根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梭梭幼苗生根时,采用NAA、IBA浓度范围分别为0.5-0.8mg/L和0.8-1mg/L的1/2MS培养基最优,生根率可达到86.7%和93.3%。  3.对梭梭根的解剖学研究表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其向沙层反渗透水分。较多的皮层薄壁细胞有助于储藏水分,并且减缓水分的散失,发达的木质部对于梭梭吸收水分及水分在植株体内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内皮层细胞有向皮层薄壁细胞突起的侧根原基,这说明侧根原基发生于中柱鞘细胞。梭梭根的这些结构阐明了梭梭吸收根产生位置。  4.梭梭生根过程中生根关联酶(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IAAO、PPO、POD三种生根关联酶的活性变化与梭梭生根有密切关系,在梭梭生根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IAAO活性先上升再下降,PPO活性先下降再上升然后趋于平缓,POD活性逐渐上升至平缓。三种酶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共同对梭梭生根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在其生产中有一道很关键的工序,即水洗与漂白,水洗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钛白粉的颜料性能与光学性能。工业水洗一般采用离心机、真空转鼓叶滤机、真空叶滤机、隔膜压滤机等。采用这些传统的设备,操作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一般是间歇操作,生产过程耗时较长,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其最主要的缺点是水洗中耗水量较大,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本课题首先采用真空泵进行抽滤除铁小试研究
钙钛矿太阳电池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钙钛矿吸收层是钙钛矿太阳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其光伏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分批加入PbI2和NMP、重复PbI2溶解和NMP加入操作、保持PbI2过量以防止PbI2·NMP2生成的方法(即重复PbI2溶解-NMP加入循环法),成功配制了 1.9 mol·dm-3高浓度的PbI2·NMP复合物前驱体溶液,并用两步溶液法转化相应PbI2·NMP复
城市化引起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在局地、区域以及全球尺度上对环境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局地尺度上,大面积的不透水地面以及较少的植被覆盖格局已经导致城郊物候的差异。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