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机体免疫失调产生一系列自身抗体所导致的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预后较差,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肾脏病变程度直接影响sLE的预后,LN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L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这为本病的根治带来困难。近年大量临床观察与实验资料证明细胞因子的异常在LN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4、6、10、12、18(IL-2、IL-4、IL-6、IL-10、IL-12、IL-18)等。
对LN的研究除了临床资料外,还有赖于对几种自发性狼疮小鼠模型的研究。其中新西兰黑色品系(NZB)与新西兰白色品系(NZW)杂交的子一代NZBWF1白发狼疮肾炎小鼠病变类似于人类的LN,因此常被作为人类LN的实验研究模型。
LN的治疗一直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目前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仍为治疗的首选药物,LN的预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患者病情常常反复,难以控制,且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不可避免出现毒副作用。因此,发掘新药、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LN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其生活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药是我国医学资源的一大宝库,研究表明中药在机体免疫调节方面具有较大的优点,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LN应用中药进行了研究治疗,结果显示中药对LN的治疗在减少西药毒副作用、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如能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筛选有效药物,必将使中医药治疗LN的研究达到更高水平。
柴胡为常用中药,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SSd)是从柴胡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糖皮质激素(GC)样甾环结构,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因此观察SSd对LN的疗效和探索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目的:
本实验拟应用从中药柴胡中提取的活性成分SSd来治疗NZBWF1小鼠,观察动物尿排泄物、肾功能和血清皮质酮、血循环中自身抗体、肾组织病理改变以及肾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等变化,在取得预期疗效的基础上,深入探讨SSd对LN治疗的作用机制,为SSd治疗LN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雌性NZBWF1小鼠,18周龄,2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SSd治疗1组,n=8,每天腹腔注射(ip)SSd,剂量0.2mg/100g体重,浓度0.2mg/ml),Ⅱ组(SSd治疗2组,n=6,每天ip SSd,剂量0.4mg/100g体重,浓度0.4mg/ml),Ⅲ组(空白对照组,n=6,每天ip无菌生理盐水1ml/100g体重),共6周,每两周取各组小鼠随机尿,于实验第6周末处死3组全部小鼠,取血及肾组织标本。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小鼠尿蛋白,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和皮质酮水平,对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以观察肾组织学变化,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的变化,定期观察小鼠的精神、活动、皮毛、体重等状况。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Sd治疗组的尿蛋白含量,血清肌酐和抗ds—DNA抗体以及小鼠肾组织IL-6和IL-10 mRNA表达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肾组织系膜增生、肾小球细胞增多,透明变性、肾小球硬化以及渗出得到改善,肾小管受损百分比降低,IgG、IgA以及IgM等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减少,电镜下沉积物减少,细胞增生减少,足突融合现象改善。小鼠体重有所增高。
结论:
1.SSd对NZBWF1小鼠LN有治疗作用:
(1)降低尿蛋白含量;
(2)降低血清肌酐水平;
(3)降低血清抗ds-DNA水平;
(4)改善肾小球、肾小管的损伤,减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5)使NZBWF1小鼠体重增加。
2.SSd使NZBWF1小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肾组织IL-6和IL-10mRNA表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