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手法研究——以《达罗维夫人》为例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流是风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独具创造性的文艺理论与创作方法。它完全脱离传统的轨道,摒弃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被称为意识流领军人物的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采用新颖、独特、智巧的意识流创作技法,成功地让读者看到了人物意识深处的闪光。   《达罗维夫人》被认为是伍尔夫最典型的意识流小说之一,运用多样的意识流叙述技巧来展示主观世界的真实。《达罗维夫人》描绘了一个平庸无知的小妇人一天中十几个小时的生活,而伍尔夫熟练灵活地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克莱丽莎以及与她有关的其他人物。本文通过对《达罗维夫人》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的阐述,表明意识流小说是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展现现代人内心感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揭示灵魂的真实的创举。带着这种想法,作者选择了这个主题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着力介绍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主要的写作技巧在《达罗维夫人》中的运用,通过对各人物深入内心世界的刻画或场景相互交错穿插的描述,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西方人的困惑、焦虑和恐惧,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处于极度悲观气氛中的西方人所表现的灵魂的骚动和心灵的呐喊。同时本文也力图分析在《达罗维夫人》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现代人精神和情感生活,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表现了人类真正的生存状态。   在《达罗维夫人》中,伍尔夫观察世界和内心,探求生命和死亡,重新安排物理时间去适应心理的经历,利用意识流技巧揭示了人物受压抑的自我和他们对渺茫的人生既感到恐惧不安,又觉得无可奈何的心理现实。伍尔夫意识流不仅反映人物的心理,并且揭露了社会的现实。当然,本文只是研究的一小部分,对伍尔夫意识流写作技巧的研究将继续进行。  
其他文献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而我国
学位
品特的“威胁喜剧”是悲剧与喜剧的巧妙结合,是威胁与笑声的糅合。更重要的是,品特的“威胁喜剧”包含了许多“异质”的内容,体现了强烈的狂欢化特点。本文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