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历经40年之久,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但是,这种“重速度,轻质量”的传统城市建设理念与模式,让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尤其是城市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储量不足等。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饱受内涝之困,不仅让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威胁,而且对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为此社会各界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为缓解如此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极大地改善和恢复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武汉市面临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武汉市政府大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以期能够最大化地减少城市建设中对水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2015年,武汉市入选为我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海绵城市已成为武汉市城市建设重点推广的项目,武汉市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引导和统领全局的作用。当前,对于海绵城市建设问题的研究多着眼于技术层面,以政府管理为视角的研究还较少。通过运用文献研究、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多种社会研究方法,对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阐明武汉市通过制定政策规划、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组织工作体系、选取示范区以及加强海绵体建设和保护等措施,使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建设规划不系统、水务局与其他部门欠缺沟通和配合、建设资金不充足、专业人才和技术缺乏和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并且从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认识不到位、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以及缺乏有效评价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深入分析了现状、问题及原因之后,对国内外主要城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进行了有效地借鉴,总结出武汉市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时应不断完善海绵城市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等先进经验,结合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实际,提出了全面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健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政府管理体制、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配套政策等一系列推进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