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在政治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和科学精神等几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更高。因此,构建活动型课堂来教授高中思想政治课成为了新课程标准下学科改革的重点。活动型课堂的显著之处在于通过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型课堂中探索、思考、创新,促进学生增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叙述了论文撰写的缘由以及研究的背景,并希望能够为日后的活动型课堂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同时,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把握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并从中寻求研究的突破口。第二部分对文章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总结概括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的特点、类型、构建的理论依据以及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必要性探究中,深入结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研究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构建的原则,分别从目标设计、内容设计以及活动设计三方面出发;此外在参照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探究活动型课堂构建的基本步骤,将基本步骤划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三个层次。第四部分探究了当前在构建活动型课堂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挑战,主要是由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难以协调,预设和生成的比例较难把握和共性与个性的矛盾较难处理。并且从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三个维度探究其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现实教学中的困境和归因,提出了破解活动型课堂构建问题的措施,分别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估阶段三个方面来力图促进教师合理有效的提高构建活动型课堂的能力。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例,结合活动型课堂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