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血清蛋白与慢性炎症息息相关,术前血清白蛋白已被证实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包括乳腺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具有预后评估价值,而目前关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前AGR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评价其在乳腺癌患者生存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36例,统计患者术前最后一次肝功能资料。记录患者年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血清球蛋白(globulin, GLB;即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lbumin to globulin ratio, AGR)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ROC曲线,兼顾敏感性及特异性,选取AGR=1.77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AGR组(AGR<1.77)及高AGR组(AGR>1.77)。分析两组患者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AGR为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结果将23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复发组AGR小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对预后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时,显示肿瘤直径、淋巴结分期、组织学分级、ER、HER2状态,TNM分期、白蛋白、AGR与无病生存率有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肿瘤直径、淋巴结分期、组织学分级、ER、HER2状态,TNM分期、AGR与总生存率有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术前AGR与临床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AGR与TNM分期(P=0.001)显著相关。生存分析显示236例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66.9%(其中AGR≥1.77组75.6%;AGR<1.77组61.6%),5年总生存率为71.6%,(其中AGR≥1.77组77.8%;AGR<1.77组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研究表明AGR<1.77的乳腺癌患者比AGR≥1.77患者预后明显较差,术前AGR可能是乳腺癌一个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