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佩甫小说的创作模式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佩甫是当代河南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扎根中原大地,紧紧关注城市乡村在时代变革中的发展变化,并透过他的创作向人们传达他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们精神困境的忧虑。他的一系列作品受到评论家和广大读者的赞誉,曾先后获得全国庄重文文学奖、飞天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优秀长篇奖等多项大奖。特别是2015年凭借《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其创作生涯步入巅峰时期。随着李佩甫创作风格的日趋成熟,他也形成了稳定的创作模式。这种创作模式帮助他构建了自己的文学世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当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限定。论文通过对李佩甫小说创作模式的梳理,将他的创作活动划分为四个时期,归纳出李佩甫的四条经典创作思路,并由此引出他的创作模式的具体表现。接着从题材模式、主题模式、人物模式、叙事模式四个方面,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逐一分析。进而再深入阐释李佩甫创作模式形成的原因,以达成对李佩甫创作模式的完整研究框架。最后针对李佩甫的创作模式和他面临的新的时代环境,提出了一些创作上的建议。这些对于作家创作模式的整体梳理与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李佩甫小说的形成机制和价值所在,并对当下乡土作家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学位
结果补语是汉语语法的一大特色,日语中没有“结果补语”的概念。但是日语动作结果的表达也有一些固定方式,如动词前加连用修饰语,“结果动词”,复合动词,动词中顿形后续动词,补助动
中国大陆贺岁片经过十四年的探索,已从最初的喜剧“类型片”概念演变成“档期”意义上的市场操作概念。纵观其发展历程,它为我国电影市场的振兴作出了特有的贡献,作为一种相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