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政治、经济以及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一直实行以城市为主导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农村赖以发展的大量资源被城市挤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扩大。这种城乡差距既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也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人力资源是基础性资源,是第一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众多但综合素质较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诸多领域中,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不平衡是当前非常突出的矛盾,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深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破解城乡统筹发展难题的关键突破口。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该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切入点,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进行一定探讨梳理,同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2000年到2009年江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江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城乡统筹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却不容乐观,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因此,该文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是政府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导模式,二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三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四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五是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