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我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目共睹,人们在越来越享受优越的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却正在丢失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具有相对稳定形态至今仍对中国人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它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精炼的文化成果的总和。高中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高中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今,传统文化教育已经不再是哪一方的责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合作才能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富有成效。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最终让他们形成科学的文化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趋势。本研究选取苏南地区江阴市的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中学作为研究样本,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统计分析之后,发现苏南地区普通高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现状存在以下问题:1.普通高中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素养参差不齐;2.普通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素养的渴求难以得到保障;3.普通高中生普遍处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迷失”中;4.新一轮留学潮对传统文化素养冲击较大。笔者对这些现状产生的原因作了细致地分析并提出了针对苏南地区普通高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对策:1.国家政策引导,学校足够重视;2.提升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3.确立高中阶段传统文化素养评价体系;4.认清传统文化教育是高中生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5.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6.充分利用苏南地区的资源优势。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跟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能够将问题结合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进行专门研究。能结合苏南发达地区高中生面临的独特背景来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提出对策,应该说还是比较有独创性的。对地区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本文主要是研究苏南地区普通高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现状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对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