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对比分析、语言迁移、偏误分析和元音格局理论为基础,采用Praat软件进行语音实验,并结合听辨,对埃及学生汉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单元音韵母、二合元音韵母以及三合元音韵母进行了分析,并与中国教师的发音进行比较,总结了学生发音的偏误类型并探究其中的原因,文章最后笔者结合自身在埃及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本文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选题背景以及相关的研究综述,对汉语元音的相关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以及阿拉伯国家学生的汉语元音习得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梳理中发现关于阿拉伯地区的元音实验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方法以听辨分析为主,并概述了本文实验的研究理论。第二章介绍了实验对象、实验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为下文数据分析提供参考。第三章是本文的实验结果分析,结合声学元音图、Bark元音相对坐标图以及听感进行分析。笔者将埃及男生和女生的发音材料按单元音、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进行分类,同时总结埃及学生在元音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并根据V值、听辨结果按发音者的发音良好程度进行进行分类描述,通过对比发现开口度造成发音的负迀移现象、介音丢失以及拖音现象较为显著。第四章从语言迁移、汉阿元音对比以及教学过程的角度探讨对埃及学生元音习得的偏误原因。认为语言迁移、学生对汉语复元音特点认识不足以及受拼音省写的影响三个原因是造成学生发音偏误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埃及学生存在的偏误,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对元音教学的建议,提出可以采取“必纠”和“不纠”方法,利用图形和手势进行教学以及强调介音和动程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