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英语专业学生外语课堂焦虑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ovin_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二语习得逐步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语研究学者研究的视角逐步从关注语言本身到关注语言学习者语言再到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Labov(1966)关注语言学习的异质性,并首次通过实验证实社会等级对学习者的语言使用有显著影响;Dulay和Burt(1977)提出情感过滤说,关注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过程的影响;此后,二语学者开始从更多的维度和深度研究学习者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其中,情感焦虑被普遍视为导致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变量之一。至1986年,Elaine K.Horwitz,Michael B.Horwitz和Joann Cope提出了“外语课堂焦虑”后,国内外学者围绕外语课堂焦虑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输入输出两个维度,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这些研究仍然拘泥于传统的简化主义理论,单纯地运用线性因果关系将导致外语课堂焦虑的原因看作独立的因子。20世纪末美国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1997)首次将动态系统理论引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指出语言习得不再遵循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简化理论所倡导的线性的因果联系,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非线性的过程。为二语习得及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以动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和方法论,运用个人动态法的研究设计,并结合量表(包括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课堂录像与观察、刺激性回忆、Anion Variable Tester软件及个人访谈等研究工具对山东省某高校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外语课堂焦虑在课堂听、说、读、写、译五项活动中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并且从中选取5名受试作为分析对象。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课堂焦虑在五种课堂活动中存在动态变化。其中在听、说活动中,学生的交际恐惧主要控制着整个外语课堂焦虑系统;在读、译活动中,学生的负面评价恐惧主导整个外语课堂焦虑系统的发展变化;而在写作活动中,学生的考试焦虑主导整个外语课堂焦虑系统的发展变化。因此,学生的整个外语课堂焦虑系统随其控制子系统的变化而呈现动态变化;而动态子系统的交替变化是由于课堂活动类型的变化所导致的。此外,在完成同一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性格)及其外语课堂焦虑的初始状态(每项课堂活动开始时的焦虑状态)不同,以致产生不同程度的外语课堂焦虑。再次表明动态系统理论对于研究学生外语课堂焦虑具有理论上的优势和方法上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社会医疗保险谈判中建立参保人参与机制是指在社会医疗保险谈判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的参保人参与谈判,明确参保人参与的目的、职能、权利和义务等规范的总称。参
课堂言语互动不是教师一味解释,而是师生围绕同一主题展开实质性的对话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支持下积极参与知识合作共建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言语互动都能促进学生学习,有
5月10日,凉茶品牌始祖王老吉在广州举行了"超吉+战略发布暨传统行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正式发布2015年"超吉+"战略,拉开了传统行业特别是传统快消行业接力"互联网+"升级转型的帷幕。针对
仙桃市是湖北省的河蟹主产区之一,河蟹养殖面积近10万亩,养殖模式多为河蟹“3+5”养殖模式,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大部分养殖户未进行品种套养。近几年来,由于小龙虾在市场上供不
针对惯导系统定位误差随时间积累而增大的缺点,提出利用航位推算方法进行误差补偿。在航位推算中根据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推导出位置误差方程,以此方程为依据,建立相应的卡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移动终端的获取与使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设置功能方面也日臻完善。此外,互联网、计算机相关技术的不断更迭,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发展。从3G到4G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5G的提出与试营,使通信运营领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创新发展阶段。5G的采用将会极大地促使数据与信息的交换速度得到提升,工作效率稳步提高,推动人与人间的交流沟通朝着愈加便捷的方向发展,
目的系统评价多普勒超声(DUS)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MEDLINE、EMbase、CBMdisc、VIP、CNKI和WANFANG DATA,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