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砌块砌体粘钢增强后平面外偏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0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配筋混凝土砌块剪力墙结构的广泛应用,大跨度、大进深或大梁直接搭置在砌体墙上的情况和对已有建筑的改建加固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出现,使得对于配筋砌块砌体平面外偏心受压性能的研究愈加重要。本文对10片配筋砌块砌体墙片进行了粘钢增强,并进行了平面外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试验研究,了解了该类墙体的受力与变形性能、破坏过程与形态等特征,考察了粘钢量、偏心距、高厚比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并对钢板、砌体应变和墙片平面外侧水平位移进行了加载全过程记录。试验结果表明墙片在受拉侧粘贴钢板能显著地提高其平面外偏压承载力,作者引用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它们与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最终证实配筋砌块砌体粘钢增强后平面外偏压构件承载力完全可用上述两规范的相应公式计算。将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应用到配筋砌块砌体粘钢增强的受力分析中,通过对试验试件的模拟,得到的墙片承载力和挠度与试验所测得相符;在得到可靠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参数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芯柱插筋、粘钢量、砌体强度、偏心距、高厚比等)对承载力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数据验证,规范公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结构性和流变性是天然软土具有的本质特性。以往用于土工数值计算的本构模型或者不考虑流变性和结构性,或者将土体的流变性和结构性分开进行考虑,而实际上流变性和结构性是并
土木工程结构在其长达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服役过程中,环境侵蚀、材料老化、交变荷载的疲劳效应等因素的耦合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出现损伤积累和抗力衰减,从而降低结构
本文依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现状,首次分析了水流冲刷对群桩基础垂直承载性状的影响,为实际桩基工程中的工程设计计算时考虑水流冲刷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
大型桥梁巨大投资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对这些大型重要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与正常使用功能日渐关注,结构服役状态监测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相继运用到这些大型桥梁
循环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固结问题是工程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以来重点研究的课题。但是,由于岩土材料的复杂性,所建立的固结方程往往很难得到解析解。随着计算工具
地铁隧道开挖不可避免会引起地层移动,进而对邻近的地下建筑物及其基础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危及其安全。由于大部分建筑物基础均采用桩基础,因此研究地铁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移动及
拱坝的结构特性和坝肩稳定性问题在拱坝的设计中历来都得到高度重视。园满贯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地质条件复杂,坝区内有八组裂隙和九条较发育的小断层。碾压混凝土拱坝一般不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大跨度结构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种结构当中。大跨度结构由于跨度大,结构的抗弯刚度、抗扭刚度就相对地显得比较薄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结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建筑功能和城市规划的需要,国内各大城市陆续出现了一大批150~300m左右的高层建筑,据统计,这些建筑的三分之二及五幢最高的建筑是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车辆过桥时通过轮轴传递给桥梁结构的是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动态荷载,它们对路面和 桥梁产生附加动应力和动应变,导致路面持久性损坏或疲劳破坏,同时也引起桥梁结构损伤积累,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