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AV-3 LS株遗传变异分析、VP1蛋白表达及荧光定量PCR分型方法的建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lcl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感染3周龄以内雏鸭引发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流行的DVH病原主要是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 DHAV) 。因此,开展DHAV的病毒分离、遗传进化、主要结构蛋白表达及病原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对今后DHA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病原检测与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山东省梁山县某鸭场发生的1起疑似DVH病例的临床病料,通过鸭胚增殖、动物回归试验、ELDso测定和RT-PCR方法分离鉴定,得到一株DHAV-3毒株,命名为LS株。对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进行了RT-PCR扩增、基因克隆、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LS株整个基因组全长7815nt,不含帽子结构,其中5’非编码区(5’UTR)长652nt,整个ORF长6756nt,3’端非编码区(3’UTR)长366nt,后面带有至少26个A的poly(A)尾巴。LS株与DHAV-3参考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达97.4%和99.0%;与C-BLZ株、SD1201株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较小的分枝上。因此证明LS株属于DHAV-3 。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对LS株VP1结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主要抗原表位进行比对分析,并针对高变区使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B细胞抗原表位存在第132-139、178-191、195-203、211-221位氨基酸区段的可能性最大,同时这些位点也是最易变异的位点。针对高变区选取的第132-240位氨基酸区段得到成功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8ku。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能被抗GST标签鼠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证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还针对1、3型鸭甲肝病毒5端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的DHAV分型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快速、敏感,对1.0×102~1.0×109copies/μL浓度的模板均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最低检出量均为100 copies/μL,是普通PCR的100倍;特异性好,排除常见禽源病毒的干扰;对高、中、低不同浓度质粒标准品检测表现出良好重复性。利用建立方法对DHAV-1和DHAV-3感染雏鸭后在体内组织器官的增殖规律进行探究,发现鸭甲型肝炎病毒广泛增殖于鸭的大部分组织脏器内。两种病毒在组织器官中的增殖规律大体一致,其中对肝脏最具有嗜性,脾脏、肾脏、肺脏中病毒滴度也很高,进而从病毒含量角度解释了DHAV感染雏鸭后在肝脏、脾脏、肾脏、肺脏等主要靶器官引起的特征病变。
其他文献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TF)是从淋巴细胞中提取的一类小分子物质,化学本质是小肽与寡聚核苷酸复合物。TF能够将供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尤其是非特异性TF能够提高
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了农村发展的转型,大量劳动力涌进城市,而子女无法在城市生活和学习,自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从最开始关注孩子的物质
随着新教育课标的发展,其中的内容要求通用技术科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且相关的教学评价也是以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核心.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此门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工作者们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学,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教师们将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改变教育策略,扩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深入,广大语文教师开始尝试使用新颖教学策略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希望他们能够在课堂中获取语文知识以及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在
如今,国内英语阅读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高中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都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课内课外的阅读材料都更具时效性和思想性,这也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批判
自从实行新课程标准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学校和教师都需要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上来,着重培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保证学生在脱离教师
摘 要:本文叙述了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并列举事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 课堂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