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树蛙的社会婚配制度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ric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婚配制度(social mating system)是基于个体之间联系的种群内的各种婚配模式,这些不同的婚配模式是各物种经过漫长的进化而形成,具有其独特的进化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四川宝兴地区的峨眉树蛙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社会婚配制度。在2010年和2011年两个繁殖季节,对峨眉树蛙的繁殖行为进行了野外观察和相关数据的收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雄蛙于繁殖季节内会在繁殖场最长滞留25天,期间会参与最多超过4次抱对;雌性会与最多8只雄性同时抱对,最少和1只雄性抱对,由此表明四川宝兴地区的蛾眉树蛙社会婚配制度为混交制。为了探讨峨眉树蛙这种婚配制度的进化机制,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析繁殖场性比(出现在繁殖场内的所有峨眉树蛙雄性和雌性的比例)、操作性比(繁殖场内性成熟的雄蛙和准备交配的雌蛙的比例)和抱对性比(与同一雌蛙抱对的雄蛙数)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繁殖场性比严重偏向于雄性;随着操作性比的增加,抱对性比呈极显著的增加。第二,将所有参与繁殖的雄蛙体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抱对次数和抱对位置与雄蛙的身体大小没有关系,说明雄蛙的交配是随机的。第三,分析抱对性比和繁殖成功率(窝卵数、受精率和孵化率)是否存在联系,发现抱对性比和繁殖成功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雌蛙的多配并不能增加其繁殖成功。第四,分析抱对性比和后代适应性,发现随着抱对性比的增加,后代存活率下降,变态时蝌蚪的平均头长增加,当然这种以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取的后代适应性数据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通过四个方面的分析,最终的结果表明极度偏向于雄性的操作性比可能是导致峨眉树蛙混交制的主要原因。另一种可能性是雌蛙在选择配偶数量时存在权衡:选择多配可以增加与优秀雄蛙抱对的机会,从而使蝌蚪更成功的变态,但面临与多只质量差的雄性抱对的风险。
其他文献
介绍了旧的H150型落地镗床的电气系统数控化改造。提出了基于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系统和PLC的控制方案,详细地叙述了机床的数控改造步骤。
红色文化是从民族奋斗中凝聚的血脉,发扬红色文化要有不忘初心的信念,更需要有传承创新的意识。国防教育自身具有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新时代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国防教
博物馆是集体记忆与城市认同重要的载体和媒介。随着数字移动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数字化沟通日趋频繁,这不仅改变了博物馆,也正改变集体记忆与城市认同的建构。博物馆3.0是以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系统是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区域经济是包括区域物流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总和,
伴随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提出,这一概念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国政要的讲话及官方政策文件中,成为当前国际政治领域的热词。“印太”从概念到政策的演变反映了印度洋和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