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过硫酸盐体系中溴酸盐生成规律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qi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是继臭氧催化氧化、Fenton氧化与光催化氧化之后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AOTs),它可以通过光、热、过渡金属等方法活化过硫酸盐(PS)激发产生SO4,氧化降解各类污染物,净化微污染水体。实验证明紫外(UV)/PS体系对有机物有着良好的降解效果。而氧化过程中副产物如溴酸盐(BrO3-)等的产生是该技术推广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BrO3-是2B类潜在致癌物质,是臭氧进行水处理应用的弊端之一。本课题探究了UV/PS体系处理含溴水过程中BrO3-的产生规律,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溴酸盐产生的影响,分析出BrO3-生成的反应机理。实验方法为配置500mL溶液,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和条件,在紫外反应器中反应20分钟,每2.5分钟取样一次,使用离子色谱检测Br-与BrO3-,使用液相色谱检测衍生后的次溴酸,观察各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在UV/过二硫酸盐(PDS)体系中,PDS浓度从50μM增加到2000μM,BrO3的转化率从6.05%上升到100%;Br-浓度从5μM增加到50μM,BrO3-的转化率从99.71%下降到4.33%;pH=7-10,BrO3-的转化率分别为75%、49.83%、7.00%和0%,有明显的下降,pH继续升高或降低,BrO3-转化率不变。在UV/过一硫酸盐(PMS)体系中,PMS浓度从100μM增加到1000μM,BrO3-的转化率从4.53%上升到47.43%;Br-浓度从5μM增加到50μM,BrO3-的转化率从47.43%下降到1.27%;pH=7-10,BrO3-的转化率分别为47.43%、19.94%、3.64%和0%,存在明显下降,pH继续升高或降低,BrO3-转化率不变。向UV/PDS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腐殖酸(HA)、甲醇(MeOH)、叔丁醇(tBuOH)、苯甲酸(BA)、对氯苯甲酸(pCBA),发现随着有机物的增加,BrO3-的生成速率会逐渐减慢,初次检测出BrO3-的时间点也逐渐后延。根据每组实验中Br-、HOBr/OBr-、BrO3-三者的浓度变化规律,并结合不同控制因素变化的现象,可以推测出HOBr/OBr-是该体系生成BrO3-的重要中间产物。分析表明,当有机物(如HA、MeOH等)存在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溴酸盐的生成产生重要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本论文讨论了单自由度线性隔振系统的有效性,结合现行规范反应谱讨论了隔震系统参数优化.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通常简化为双线型随动硬化模型,本文首先针对这一模型编写了可以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建立了基于性能的耗能减震加固设计的理论框架,并展示了设计中性能设防目标、概念设计、设计方法等各关键环节的子框图,较为清晰的展现了设计的基本过程.将
钢和混凝土是桥梁结构的主要用料,这两种材料在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上有很大差异。采用钢或混凝土单一材料的桥梁,其结构性能往往受到材料特性在某些方面不足的限制。钢材抗拉强
建筑结构由于自身能耗、长期荷载作用、化学侵蚀、火灾危害、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建立并完善相应预警机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结构损
本文针对传统大坝安全监测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对大体积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进行监测的新方法,并实际应用于位于亚热带地区的百色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施工期温度的分
本文对基于耐久性的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剩余寿命进行了研究。文章在运用可靠度理论对剩余寿命进行研究时,充分考虑在役结构与新建结构的不同,提出了在役结构荷载的计算方法,分析
为了给《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修编提供依据,在最近两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描述土体非线性,研究了挡土结构水平地震荷载沿高度的分布规
本文以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围绕软土地区基坑开挖的时间效应,对基坑工程中土体的流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有限元对实例工程进行模拟分析。 针对软土的流变特性,利用先
本文选取了两座按89规范设计的简支梁桥为算例,在充分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反应谱法、动力时程法和Push-over分析方法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三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主要研究软土地区一柱一桩和一柱多桩的逆作法施工技术,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的分析和探讨.1、分析了逆作法施工和顺作法施工两种不同施工方法中地下室楼板结构内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