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限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增减湿变形特性及土水特征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是不成层的土壤沉积物,呈浅黄色或黄褐色,其颗粒以粉粒为主,介于粘土和细砂之间。黄土的湿陷性是指天然低湿度下具有明显高强度和低压缩性的黄土一旦浸水甚至增湿时会发生强度大幅度骤下降和变形大幅度增大的特性,它们在定量上的不可忽视性和在定性上的急速发展性,是其上建筑物稳定性的两大突出问题。因此,黄土遇水产生的特殊敏感性及其在黄土变形、强度和本构关系等力学特性上表现出来的影响规律一直是黄土力学特性研究的中心。  本文在对非饱和黄土增湿变形特性及土水特征等方面文献资料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西安北郊原状Q3黄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侧限条件下原状非饱和黄土的增减湿变形及土水特性。首先,本文基于前人在非饱和黄土的侧限压缩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在侧限条件下对不同初始吸力的原状黄土进行了常含水量及排水压缩试验,分析初始吸力及排水条件的差异性对原状黄土侧限压缩变形强度及土水特征的影响规律。其次,在侧限压缩应力条件下对原状黄土进行了分级增湿,减湿试验。对比常含水量侧限压缩试验,研究了在侧限条件下,力增湿及水增湿对原状黄土增湿土水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净竖向应力对增减湿变形、湿陷特性的影响。然后,在侧限直剪应力条件下对原状黄土进行了分级增湿试验,分析剪切应力与净竖向应力共同作用对原状黄土湿陷、湿压及湿剪变形的影响规律。最后,用 Ko固结仪对不同初始吸力的原状黄土进行,了静止侧压力系数Kq固结试验,研究应力(加、卸荷)及初始吸力对静止侧压力系数K0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性能的迅速提高,工程结构内力位移算法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在工程结构内力位移计算及其程序设计领域,有大量现成的算法可用。但是大部分算法由于在研发阶段选用了高深的数学理论为工具,造成了学习成本高。这些算法的理论基础虽然厚实,理论依据也充分,但由于涉及的概念专业性强且多,推导过程相对繁琐,却往往使算法失去了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算法的应用和程序实现常以牺牲大量的资源为
钢管混凝土结构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在建筑工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理论研究也不断的发展,以便完善在实践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指导规范。目前,对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
磷是藻类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广泛参与藻类繁殖、蛋白质合成等生理活动。藻类的磷利用机制普遍存在“奢侈吸收”现象,即将过量的磷以聚合磷酸盐(polyphosphate,简称为“Poly P”)的形式储存在细胞内部。对聚合磷酸盐在藻类细胞体内合成、代谢过程开展研究,可进一步完善藻类磷策略的科学认识。本论文以不同生长策略典型藻种为研究对象,在对藻类Poly P测定方法进行优化的基础上,研究典型藻种在不同
北京有机化工厂将本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作冷却循环水,中水回用系统采用双膜法(超滤+反渗透)作为核心处理工艺。双膜法水处理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易于实现自控
目前,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已成为世界各国土木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结构的可靠度理论。目前为国家规范所接受的尚仅为截面水平可靠度理论,而高可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地下空间的不断利用,大型地下空间的开挖稳定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类岩体工程项目朝着更大、更深的方向发展,工程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地下工程围岩变形尤
结构的动力响应一直是土木工程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抗风问题更是如此。而智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就为之提供一个有效
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主要是高品质的Ⅰ、Ⅱ级灰.低品位Ⅲ级灰数量巨大,研究将其直接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技术经济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等级配取代的方法将Ⅲ级粉煤灰和
采用南方某水库的水样,通过小环境模拟,考察了初始氮和磷的浓度对藻类生长潜力的影响,以及在藻类生长期间藻类生物量变化与各种环境因子和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藻类生长潜力
CFG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地基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多,然而,对其承载性状和工作机理的试验研究则开展的较少。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相关讨论,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CFG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