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净水污泥中回收混凝剂(AF)的工程应用,本文首次以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在浙江绍兴当地进行中试规模的研究。首先根据绍兴市印染废水的水质,设计一整套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了AF及PAC对处理印染废水的效能影响,其中包括流量、药剂投加量、可生化性、COD去除率、脱色和SS去除效果等;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培养与驯化进行了总结;AF处理后的废水对微生物的毒性试验以及污泥中毒的预警与解决办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目前应用最广的PAC相比,在流量均为100L·h-1的前提下,用从净水污泥中回收的混凝剂,整个流程总COD和色度的去除率达98.5%和95.54%,高于使用PAC的88.4%和85.18%;水质达标的水力停留时间AF为56h,PAC为68h;就混凝单元而言,AF混凝剂的投加量为20mg·L-1(以铝离子浓度计),连续运行7天后COD、色度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46%、72.97%和86.1%;使用从净水污泥中回收的混凝剂不仅可以大幅度去除COD,还可以使原水的B/C比有0.27增加到0.37,主要去除原水中不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部分,进而提高了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 在中试中AF混凝处理后的印染废水对于活性污泥微生物没有负面影响。相反,经过AF的强化混凝作用,对于印染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降低了印染废水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这样反而有利于微生物活性的提高。 综合研究结果,利用超声波与酸化协同回收净水污泥中的铝盐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不仅对微生物没有抑制、减少混凝剂的用量、提高印染废水COD的去除率、降低出水的色度、减小整个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而且对不可再生的铝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利用。 课题的研究成果必将为净水污泥的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