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粲花斋五种曲》考论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炳是晚明著名的临川派传奇作家。他一生为官直至内阁学士,先后辅佐明室七位君主。吴炳的生平和作品在文学研究中历来有不少存疑。学术界研究多着重于他的死节和单本剧作。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晚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对于吴炳的生平进行梳理,对其死节考述各方见解。对《粲花斋五种曲》进行系统的审视研读,对其曲学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予以客观分析论证。从而对吴炳在晚明戏曲史上的地位做出公正的评价。本文拟分为五章,引言部分整理前人研究吴炳的成果,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论述晚明时代下戏曲创作的社会环境,以及吴炳其人经历了科举被诬、官职更替、官场纠纷、辞官创作几个重要阶段,梳理总结前人关于吴炳死节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探索《粲花斋五种曲》本事溯源,“小青题材”的演进和赋予其新的内涵,《画中人》叙事模式和文本结构的再创造,《绿牡丹》著者的考证和蕴含的社会理想;第三章重点研究吴炳的戏曲观,以及他对汤显祖“情至观”的效仿,对吴江派技巧的吸收学习,在“情学观”指导下的艺术创作。第四章着重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吴炳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的人物。第五章主要是分析吴炳传奇的艺术特色,结合布局技巧、曲词艺术等方面。结语部分对吴炳及其创作戏曲的地位进行评价。吴炳的剧作为晚明传奇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其他文献
<正> 有关大窑村的美丽,可以从介绍青瓷文化的书中拾得一星半点;而对大窑村的神往,则始于前不久的一次大窑村之旅。 说起大窑村就不能不说说有关龙泉和龙泉青瓷的历史。龙泉
进入新世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得到高速发展和推广使用。但是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发行现了很多安全隐患问题。当下,计算机互联网安全隐患问题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因为使用者安全保密意识薄弱,截止到目前时期,都未建成一套完整高效的计算机互联网安全防御系统。基于此点,本文作者,根据现阶段计算机互联网实际使用情况,在分析当下计算机互联网安全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融资问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因缺乏足额的自有资金,融资渠道又较为单一,大多
[目的]大量研究发现放疗后的肿瘤细胞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而嵩甲醚具有抗肿瘤作用,本课题拟探讨嵩甲醚对结直肠癌的放疗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