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背景下的阿库乌雾双语创作研究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族作为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且母语书写和汉语书写文脉并行至今的西南世居民族和主体民族之一,其丰富灿烂的人文创造对于国家构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互动共生的“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文学艺术创造成果直接代表了彝族人文精神创造的主要成就。而诗歌是彝族文学中长盛不衰又富于活力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一直坚持彝族母语与汉语双语创作,阿库乌雾在彝学发展、多民族文化与文学的现代传播方面成绩突出,特别是在重构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内涵和话语构成上进行了独到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思考和智慧启迪。本论文主要通过对阿库乌雾双语创作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细致而生动的阐释与解析,进一层探讨其“双语人生的诗化创造”背后彝族文脉的源起背景、历史文化记忆和社会时代走向。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正文共分为四章。绪论从阿库乌雾双语创作的诗学意义上提出选题的背景,交代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综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厘清阿库乌雾的彝学思想轮廓、彝汉双语创作和多重文化身份,并对“彝学”、“第二母语”、“双语创作”和“文化混血”等概念范畴在学理层面进行系统阐述和界定。第二章从彝族现代诗学的多维角度对规范彝文与阿库乌雾母语现代诗创作的生成机制、价值立场、语言选择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三章从阿库乌雾汉语先锋诗创作中剖析并确认“第二母语书写”、“跨文化书写”和“诗化民族志书写”的诗学涵义。第四章在多元化形态和全球化势态复杂的时代语境下,对阿库乌雾双语创作的生命史、观念史、心灵史和传播史在审美、文化和语言艺术表达之间的诗学关系进行透析,进而揭示“双语创作”在共谋同构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中的特殊贡献和人文价值。结语部分针对阿库乌雾实证主义诗学的提出和知识精英写作的倾向中,体悟诗人如何以自身力量、实际行动来实现诗性创造中对个人,对母族,对家国乃至对世界的青春诺言。
其他文献
出口印度尼西亚的430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成功投运,锅炉燃烧印度尼西亚低灰分煤,能够保持正常的循环燃烧,无需添加床料,但其运行参数和国内的CFB锅炉有较大不同。本文分析
目的:老年高血压是一类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具有病程漫长、难以根治等临床特点,该病与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关系密切,对老年人群的健康、生活质量有严重
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法,对环境保护领域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岗位知识技能的要求、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高职环保人才需求
本文设想提供一种线切割工装夹具,旨在解决已有卡圈制造加工工艺存在的人力及原材料浪费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养老双轨制。这种针对不同身份群体区别对待的、分割性的养老保险制度直接造
我国在积极发展绿色建筑下,要求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当尽量应用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材料,从而在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能耗。基于此,本文将
根据作者的施工经验,介绍了目前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中所遇到的加固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对不同方案进行优化比较。优秀的加固方案具体体现在其施工作业方便、施工技术先进
<正> 志豆在《红楼梦中劣诗多》(载《文艺与你》创刊号、1985年2月26日《羊城晚报》转载)一文中认为:“《红楼梦》中大多数诗词,内容狭隘,感情空泛,风格卑下,语言浮靡,无论从
矿业权中介服务机构是矿业权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矿业权评估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的法律规定"采矿权不得买卖、出租,不得用作抵押",但当时已探索着
研究目的:评价凉血退黄法对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将40例筛选出的符合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诊断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的患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