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析历史材料是中学历史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一直备受重视,以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历史教学改革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需要依托一定的历史材料来完成,故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历史材料解析能力,是符合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的,但在部分乡镇中学,学生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培养落实并不到位。教育需要立足实际、面向未来,面对入校生历史材料解析能力薄弱的问题,Z县乡镇中学E中历史教师结合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和学生水平,以“养成习惯”和“训练技能”为指导思想,从学生“历史材料的积累”和“解析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着手,在高一学年的历史教学中,通过教师积极主导创建班级书架、重视学生对课本中历史材料的掌握、以学案等方式补充材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历史材料的习惯等策略,强化学生历史材料积累的深度;通过不同材料解析方法的指导和隐形分层训练,使学生掌握解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并在培养过程中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经过一学年的实践,课堂表现的变化和期末考试成绩反映出,学生的解析历史材料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实践说明,在乡镇中学历史教学整体较落后的现状下,乡镇中学的历史教师可以立足实际,钻研探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适用于乡镇中学学生的历史材料解析能力培养策略,以推动乡镇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但是在培养乡镇中学学生历史材料解析能力时,教师也要注意,选择历史材料要把握真实性和实用性原则,难度要适宜;制定培养目标要合理,切忌过高过快,在培养乡镇中学学生历史材料解析能力过程中,需要想方设法以教带学,将策略落实在学生的学习中,还有,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培养策略重心应该不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整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