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铁硫簇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aid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冶金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从矿物中提取有价金属的经济方法,具有成本低、投入少、能耗低,污染小等突出优点;针对我国有色矿产资源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的特点,生物冶金作为一种矿产资源高效提取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是最早发现和应用于微生物冶金的细菌,在微生物冶金中扮演极其重要角色,其作为硫化矿生物浸出机理研究的模式菌株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 ATCC23270为模板,研究了在其能量代谢过程中电子传递途径里起重要作用的铁硫簇的合成及转运机制。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ISC铁硫簇系统为研究对象,克隆表达了ISC铁硫簇生物合成系统的三个核心蛋白:半胱氨酸脱硫酶蛋白IscS,铁硫簇组装的支架蛋白IscU以及另一个铁硫簇组装的支架蛋白/铁结合蛋白IscA。分别研究了它们在铁硫簇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并探讨了它们在铁硫簇的生物合成和传递过程中相互作用机制,以及不同氧化应激条件下铁硫簇生物合成的差异表达;同时研究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硫代谢过程中催化硫酸盐发生首步同化反应的ATP硫酸化酶CysD1,进一步加深了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调控整个硫代谢途径从硫酸盐到半胱氨酸的电子传递过程cys操纵子的理解。希望通过这些工作为加深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铁硫代谢途径及电子传递机理的了解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克隆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的isc操纵子中表达支架蛋白的IscU基因,并转入了含高效T7启动子的pET28b表达质粒。成功地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IscU,并对蛋白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在IPTG浓度为0.5mM,室温过夜的诱导条件下能得到较高水平重组IscU的表达。表达后的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上清中,应用饱和的鳌合型硫酸镍琼脂糖树脂柱对含组氨酸标签的IscU蛋白进行了纯化,得到分子量大小为16kD的IscU蛋白,每升LB培养液可获得6mg IscU蛋白。从大肠杆菌纯化得到的IscU蛋白呈无色透明状,自身不带有铁硫簇结构;铁结合实验发现IscU蛋白体外和体内均不具备结合铁的能力;IscU可以作为支架蛋白完成铁硫簇的组装,在体外添加外源铁离子和硫离子能够在20min内完成apo-IscU到[2Fe-2S]-IscU铁硫簇的组装。pH值对IscU上铁硫簇的生物合成具有明显的作用,在pH7.0-8.0时IscU可以较好的完成自身铁硫簇的生物组装,而当反应条件从pH7.0降低到6.0时,IscU上铁硫簇的生物合成受到极大的抑制。而当pH值小于6.0时,体系中蛋白发生变性出现沉淀,无法完成铁硫簇的组装。(2)克隆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的isc操纵子中表达半胱氨酸脱硫酶的IscS基因,转入了含T7高效启动子的pET28b表达质粒。成功地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IscS,每1升LB培养液可表达并纯化获得5.2mg IscS蛋白。经纯化之后的IscS蛋白呈亮黄色,蛋白分子量为46kD。对纯化的IscS蛋白进行酶活测定,发现IscS具有较强的半胱氨酸脱硫酶活性,能催化L-半胱氨酸脱硫并把硫释放到溶液中。加入磷酸吡哆醛能促进IscS的酶活的表达。在温度为20-40℃之时IscS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其最适反应温度为37℃。而当反应温度低于20℃或者高于40℃时都将极大的抑制IscS的酶活性;pH8.0为IscS酶活的最适反应条件,在pH7.0和9.0之间IscS具有较强的酶活性,而超出这个范围将极大的削弱IscS的酶活。IscS在铁硫簇的体内和体外合成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IscS可以催化L-半胱氨酸为apo-fdx体外组装[2Fe-2S]-fdx的铁硫簇组装提供硫源。在LB培养基中加入IscS酶活抑制剂L-烯丙基甘氨酸将极大的抑制IscS酶活的表达,从而阻断[2Fe-2S]-fdx体内的表达。IscS能和铁离子,半胱氨酸结合形成IscS-iron和IscS-iron-sulfur的复合物,复合物的存在将会抑制IscS半胱氨酸脱硫酶的活性。IscS的酶活受到反应体系中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反馈调节作用对于铁硫簇生物合成机制的具有重要的作用。(3)克隆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的isc操纵子中的IscA基因,并构建了pET28b-IscA表达质粒。成功地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IscA,每1升LB培养液可表达并纯化获得7.0mg IscA蛋白。经纯化之后的IscA蛋白呈亮黄色,蛋白分子量为11kD。从LB培养基中纯化得到的IscA是一个含4Fe-4S]铁硫簇的铁硫蛋白,加入EDTA和L-半胱氨酸处理后可以除去[4Fe-4S]簇形成apo-IscA。Apo-IscA在体外具有较强的铁的结合活性,可以结合铁离子形成iron-loaded IscA;而iron-loaded IscA可以在IscS (?)L-半胱氨酸存在的情况下在体外转化成[4Fe-4S]-IscA。以上apo-IscA, iron-loaded IscA和[4Fe-4S]-IscA三个不同状态的IscA代表了铁硫簇在IscA上合成时三个不同的阶段。IscA蛋白中Cys35, Cys99和Cys101是其结合铁和铁硫簇的关键位点,对这三个关键氨基酸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成丙氨酸后的IscA蛋白失去了结合铁和铁硫簇的能力。IscA对三价铁具有较强的铁结合活性,氧气可以在IscA的铁结合位点上通过氧化二价铁成三价铁而促进了IscA对铁的结合作用。同时Iron-loaded IscA可以作为铁供体参与支架蛋白IscU上铁硫簇的生物组装。(4)支架蛋白IscU在低铁离子浓度下无法完成自身铁硫簇的生物组装,而IscA可以竞争性的结合反应体系中的铁离子,并将结合的铁离子传递给IscU完成IscU上铁硫簇的组装。L-半胱氨酸可以修饰iron-loaded IscA中铁的活性中心,使铁离子得以释放到反应体系中。同时L-半胱氨酸可以作为IscS酶活反应的底物脱硫产生硫离子,而IscU可以结合iron-loaded IscA中被L-半胱氨酸修饰的铁离子以及L-半胱氨酸脱硫产生的硫离子,完成[2Fe-2S]铁硫簇的组装。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isc操纵子中的IscU和IscA在铁硫簇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IscU是一个优先被选择的铁硫簇组装的支架蛋白,而高铁结合活性的IscA是一个优先被选择的铁结合蛋白。含有铁硫簇的支架蛋白可以把自身的铁硫簇传递给apo形式的铁硫蛋白。带[4Fe-4S]铁硫簇的holo-IscA可以把自身的铁硫簇传递给apo-fdx和apo-APS reductase完成[2Fe-2S]-fdx和[4Fe-4S]-APS reductase的组装,完成铁硫簇传递后的holo-fdx和holo-APS reductase的铁硫蛋白具有完整的生物学活性。(5)克隆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的硫代谢途径cys操纵子中编码ATP硫酸化酶的CysD1基因,并构建了pET28b-CysD1表达质粒。成功地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CysD1,每1升LB培养液可表达并纯化获得4.3mgCysD1蛋白。经纯化之后的CysD1蛋白透明无色,蛋白分子量为33kD。从LB培养基中纯化得到的CysD1紫外扫描在420nm处存在一个特征吸收峰,具有催化硫酸根离子和ATP生成APS和焦磷酸的能力,采用生物发光法测定其ATP硫酸化酶的活性为3.0×103U/mg。对CysD1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合蛋白三维结构的模拟,采用蛋白定点突变,将170位Gln,173位的Arg和211位的Asp分别突变为Ser后,紫外扫描发现CysD1在420nm处的特征吸收峰消失,同时也极大的削弱了其ATP硫酸化酶催化硫酸根离子和ATP生成APS和焦磷酸的酶活能力,说明Q170,R173和D211这三个关键位点是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的ATP硫酸化酶结合ADP活性的关键位点。
其他文献
为有效检测三角网格曲面上的角点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主曲率的角点检测算法.首先通过计算网格顶点处的最小主曲率,利用加权最小主曲率定义角点特征函数,并计算角点特征值;
目的探讨肠道损伤合并腹腔重度感染吻合口瘘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肠道损伤合并腹腔重度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吻合口旁置入双套管行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合并腹腔
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双目立体测量系统标定的三步法。利用平面标定板的射影变换性质,闭式求解摄像机的线性内外参数;以此为初始值,以重投影误差为目标函数,采用非线性优化算法优
目的建立小鼠下腔静脉深静脉血栓(DVT)模型,观察血栓形成后下腔静脉及血栓栓子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a(MIP-1a的表达及其与血栓栓子溶解的关系。方法100只18~22g的昆明种小白鼠(雌雄
对一类非线性脉冲微分方程的解的振动性作了研究,给出引理解决了方程非振动解与其各阶导数的符号关系,得到其振动性的判别准则,举例说明了准则的有效性。
随着国际政治局面的影响,世界经济近年来也呈现出全球大环境下的波动和不可预计性,房地产企业作为举足轻重的经济组成部分,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的大环境下,需要主动开展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烃源岩特征、油气来源以及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分析,并利用烃源岩分析技术、油气源对比技术和成藏综合分析技术等方法解释了克拉美丽气田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