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且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以上。近年来,肺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成为了成年男性和女性最常被诊断的肺癌组织类型。目前肺腺癌发生发展机制仍未明确,迫切需要发现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为肺腺癌作用机制和治疗新靶点研究提供新方向。环状RNA是一类由特殊剪接机制形成的、具有闭合环结构的、非线性的非编码RNA,也是目前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子。本研究利用Sanger测序,RT-PCR和细胞转染,侵袭迁移等实验技术研究环状RNA circIGF1R对肺腺癌的影响。采用RNAseq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circIGF1R在肺腺癌侵袭转移机制进而为肺腺癌治疗靶点提供数据支撑。方法1、本研究培养5株肺癌细胞株(A549、Calu-1、H1975、PC9、H1299),设计环状引物(引物跨环化位点设计),并使用QPCR检测circIGF1R在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2、采用了RT-PCR方法对50例临床肺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进行circIGF1R表达水平的检测;3、在A549细胞株中构建过表达circIGF1R质粒,采用细胞转染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肺腺癌细胞的功能影响;4、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circIGF1R过表达A549细胞株以及对照组A549细胞株进行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推测circIGF1R在肺腺癌中潜在调控机制。结果1、circIGF1R在各肺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且在A549系中表达量最高,Sanger测序获得剪接环化位点序列,初步确认circIGF1R客观存在;2、circIGF1R在肺腺癌临床样本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circIGF1R表达水平在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中显著下降,而且其在肺腺癌肿瘤高级别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均减少;3、划痕实验检测显示,过表达circIGF1R可抑制肺腺癌细胞的迁移。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组相比对照组,侵袭数较少,circIGF1R过表达可抑制LUAD细胞的侵袭。4、基于RNA-seq结果,我们发现circIGF1R调控着20条与癌症进展密切相关的通路,其中多条免疫相关通路与过表达circIGF1R密切相关,由此推测,circIGF1R可能通过免疫调控而影响肺腺癌的转移进展。结论1、在肺癌细胞株初步证明了circIGF1R的客观存在;2、采用了RT-PCR方法在临床样本证明了circIGF1R在肺腺癌起到抑癌的作用;3、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显示,过表达circIGF1R可抑制肺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4、RNA-seq实验结果提示,circIGF1R可能通过免疫调控而影响肺腺癌的转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