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浪潮愈演愈烈。服务外包作为此次产业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赢得了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青睐,服务外包承接方的竞争日益激烈。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不利影响,服务外包发展的脚步放慢,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服务外包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这种背景下,本文试图探讨,影响一国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与其他主要承接服务外包的国家相比,我国存在哪些不足?要想更好地承接服务外包,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呢?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服务外包产生的理论机制,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服务外包的特点,提出了影响服务外包承接方竞争力的六个因素:经济规模、人力资本、经济自由度、基础设施、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38个样本国家进行回归,并将样本国家分为了发展中国家样本和发达国家样本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基础设施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影响发展中国家服务外包承接竞争力的显著因素。其中经济规模的影响最大,而基础设施水平对发展中国家承接服务外包竞争力的影响最小,说明发包方在选择服务提供商时非常看重承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影响程度不及其他的因素。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经济规模和人力资源禀赋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完善度却对其发展服务外包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对比中国与其他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国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差异,指出中国国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在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能力单一、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行业组织引领和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