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拟计算石脑油分壁塔预分馏—抽提芳烃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eiyhp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脑油是生产溶剂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在传统石脑油全馏分抽提芳烃过程中,轻重组分进入抽提系统增加了装置负荷和能耗,降低了芳烃产品的芳烃含量,同时还造成抽提溶剂的过量消耗。石脑油预处理方案包括仅脱轻组分和同时脱轻脱重两种,论文首先建立了精馏过程石脑油组成的集总方法,分别对两种预处理方案的抽提芳烃全流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同时脱除轻重的双塔预处理方案更具优势,但能耗较高。随后,搭建了分壁精馏塔(DWC)稳态严格精馏模型,实现在一塔中脱轻脱重。DWC模拟结果表明,与双塔流程相比DWC分离石脑油过程再沸器负荷减少13.7%。在此基础上,继续对石脑油抽提芳烃流程进行优化改造,在流程中添加一个汽提塔以提高混合芳烃中芳烃质量分率,可由双塔流程的68.36%提高至91.07%,全流程能耗较双塔流程可降低9.61%。继续对DWC的动态控制进行考察,分别建立DWC的组分控制结构(CC)、温度控制结构(TC)和温差控制结构(DTC),并通过对进料流量和进料组分组成波动±10%验证动态控制结构的有效性。采用回流量R控制塔顶出料异构C6的浓度、再沸器负荷控制塔釜出料正构C9浓度、侧线流量S控制侧线出料C8芳烃的浓度组分控制方案,CC控制结果表明控制方案可很好应对石脑油进料流量和组分±10%的波动,所选取分离过程关键组分动态稳定值与初始稳态值相差较小,塔顶轻组分产品中C6芳烃始终控制在极低水平,且侧线中间组分C6-C8的质量收率都可以达到99.0%。DWC的温度控制模型也可应对进料流量和进料组分组成±10%的波动,三线产品浓度都可以回归平稳状态,但控制效果一般。温差控制可很好应对±10%的波动,控制效果与组分控制相近,优于温度控制,且系统回归稳定所需时间较短。
其他文献
HZSM-5分子筛被广泛应用于甲醇芳构化反应,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可调变的酸性,独特的孔道结构,以及相对稳定的骨架结构。但是,甲醇芳构化反应过程催化剂的活性、BTX选择性及寿命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通过对HZSM-5进行改性,改变其孔道结构,使其出现微孔-介孔结构,加快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减慢积碳的堆积速度。还可以改变HZSM-5的酸性,适当的降低酸强度和酸量有助于延缓结焦和提高BTX的选择性。本文采用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微污染物不断进入水环境。医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作为一类新兴微污染物,己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PPCPs具有生物积累性、毒性和假持久性等特征,能够对水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由于传统水处理工艺无法有效降解水体中的多数PPCPs,因此,开发新型深度处理技术是该方面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InBAF)
杂多酸作为一类经典的无机金属团簇材料,虽催化性能出色但由于其易潮解、易溶于极性溶剂、可塑性差等问题而难以用于电化学领域中。目前多将杂多酸作为阴离子与具有高柔性结构的离子液体杂化以解决上述难题,其构建出的新型杂化材料不但性能出色且兼具阴阳两组分的优点。本课题针对目前此类杂化物有毒、昂贵的合成途径提出了一种无毒、绿色、环保的合成方式,并合成、研究了三种新型的杂多酸型离子液体盐。另外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本
本论文选择沿海地区慈溪为研究区域,选取不同年份的遥感影像对慈溪市近20年来由于围海造田工程造成的海岸线变化及景观演变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定量选取指标来评价围海造田近20
硫杂杯[4]芳烃是一种由苯酚单元与硫缩合反应而得到的一类环状化合物,是构建多核化合物当中的优良多齿配体,可以与过渡金属形成多组分金属-杯芳烃核簇化合物。金属-杯芳烃核簇化合物具有相对稳定的配位分子结构,金属离子有相对集中的聚集形式,外围共轭芳香性大环基团包裹。作为制备金属硫化物复合物的候选前驱体,可以形成碳包覆复合材料,并能够避免复合物中金属硫化物的团聚。本论文选择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为配体的
稀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4f5d电子排布未充满,所以稀土原子各个状态对应的能量值很多,能量值之间的跃迁通道数量同样很多,这样就能够得到种类繁多的吸收或发射辐射,在此基础上得到各种各样的发光材料。稀土发光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在硼酸盐中掺杂稀土元素可以制备出光学性能良好的稀土发光材料。本实验通过溶液燃烧法,以硝酸镧(LaNO_3),硼酸(H_3BO_3)为原料,分别以甘氨酸
L-鸟氨酸是一种碱性氨基酸,其对人体具有保肝、护肝、治疗肝脏疾病、抗癌和刺激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等作用。通常依靠微生物发酵的方式来进行L-鸟氨酸的产业链合成。其中,谷氨酸
水电是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兼具防洪、供水、航运、灌溉等综合功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近年来,我国水电总装机规模不断跃升,地下电站数量持续增加。地下电站中布置着众多的机电设备及其附属设备,设备散热直接影响着电站内的热环境,同时,地下电站属于地下建筑的范畴,围护结构的散湿问题尤为严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电站内的热湿环境。为确保电站内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和工作人员有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电站内的
时至今日,探索如何创新地设计和简单地制备出同时具有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特性的双功能、低花费的电催化剂,对于诸如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进行可循环能源储存和转移的技术来讲,已成为重中之重。在此论文的第一部分中,我通过一种简单且直接的生长方式,即固相焙烧ZIF-67和尿酸,构建出了一种以氮元素掺杂的碳纳米管中包覆金属Co单质的异质结构(Co-NCNTs)。在此,尿酸(UA)被视为碳
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目前市售膜中应用范围广、技术较为成熟的高分子膜材料,其分离膜具有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使用周期长等优点。但作为典型的非亲水膜材料,此类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