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型染工艺作为研究对象,以新视角重新去发现型染这一工艺艺术的创新应用价值,从型染工艺方法、型染的使用价值、型染的文化内容等方面通过试验研究对比、通过更深层次的应用挖掘探索对传统型染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应用。首先,对影响传统型染技艺的相关要素进行一一分析,包括型版纸的重要性、型版纹样的组合形式,型染常用的材料和工具,重点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介绍型染的工艺制作流程,并通过市场调研以及研究现状的分析传统型染工艺的核心技术,为接下来对型染工艺的研究探索做铺垫。接着,对影响型染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实验比较分析。分析得出糯米糊的型染效果要优于黄豆糊,特别是细密型图案纹样,但是从经济效益、制作流程的复杂程度以及防染效果方面分析,黄豆糊是相对较好的选择;在对型版纸的比较分析中得出洋型纸使用性能优于桐油纸;在对面料型染效果的比较分析中得出麻织物的型染效果明显优于棉织物和真丝织物,但是不同的型染效果具有不同的心理视觉感受;通过对不同板材的型染效果的探索,得出黄豆糊和木蜡油在木板材上的型染效果较好;通过尝试在拱形竹板进行型染,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的方法。通过以上的试验研究分析,完善现代的型染工艺,使其能够更好的传承。然后,从各个方面探索传统型染工艺的创新应用,包括其在现代生活中的装饰形式以及艺术特性;与现代的新科技结合探索型染的创新展现形式、如何增加图案的丰富性、时尚性以及如何拓宽型染材料的选择;从现代流行的个性化定制中发现型染存在的潜在优势,并通过个人的实践进行探索应用。最后,提出传统型染工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包括可尝试解决防染糊在遇热的状态下化掉的问题;探讨木材的材质对型染效果的影响以及型染装饰效果的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这些都是传统型染在传承和创新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文章通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型染这种传统工艺的应用,得出可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媒质、不同的版型在不同的基材上将形成不同的型染效果的结论,从而拓展了型染工艺的应用范围,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市场化,但是又不失其艺术性、文化性,体现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