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协同理论在热声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mu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声发动机是一种基于热声效应工作的新型动力机械,与传统热机相比其结构简单、绿色环保、能利用低品位能源等优点,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关注热声热机的发展。为了更进一步的探索热声发动机的热声转换机理以及提高其转换效率。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号:51276201)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从热声理论的研究现状入手,介绍了热声理论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现有热声理论的不足,引进并介绍了对流传热的场协同理论及其基本思想。基于此结合线性热声理论中的声功流方程以及CFD数值计算平台创建了热声发动机的场协同模型。2、温度场和流场与系统内部声场的协同研究基于前文建立的热声发动机场协同模型,研究了谐振管内声压幅值与体积利率幅值随着热端温度及板叠位置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系统内部波动量的波动周期及压力与体积流率的相位夹角随热端温度及板叠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振荡周期主要跟谐振管长度有关,并不随热端温度及板叠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相位夹角则随着热端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板叠位置的右移相位角先减小后增大,且总体呈现一个对称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系统的声功输出进行考察,发现在热端温度850k时声功率最大为137.81w,认为此时系统内的温度场与声场协同的比较好;当板叠位于0.03m处时系统输出声功率最大为122.49w,可以认为此处系统内的流场与声场协同的比较好;此外还对系统内的流动特性及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谐振管内压力分布的周期变化是系统内产生交变流动的重要原因,板叠与气体工质间正向热流最大值比负向热流最大值要大,这正是热声效应的宏观表现。3、重力场和磁场与系统内部声场的协同研究基于前文建立的热声发动机场协同模型,同样也研究了系统内部压力及体积流率幅值随安装倾角改变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三种安装倾角下系统振荡周期及相位角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安装倾角为0。时,系统性能最优,振荡幅值最大,相位角最大,声功率最大,因此可以认为安装倾角为0。时重力场与内部声场协同性能最好;此外还研究了不同安装倾角时热流波形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90°和-90°时热流波形基本一致,且热流幅值比0°时要小得多。通过添加体积力源项的方式研究了梯度磁场与热声系统内部声场的协同性能,研究了梯度磁场对系统内压力幅值及体积流率幅值分布情况的影响;分析了梯度磁场对系统的振荡周期及压力与体积流率间的相位角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磁场能够增大压力与体积流率之间的相位角,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声功输出。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对热风炉的原理和组成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从几个方面对热风炉进行了分类.同时指出了热风炉用换热器与用于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区别.基于换热器在热风炉中的重要地位,
期刊
该课题的提出是应湖北十堰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要求,从扭振角度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其现有的4BTAA车用柴油机的总体噪声水平.文中首先叙述了扭转振动的基本原理、理论计算方法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而人类新一轮的牺牲则刚刚开始.rn对手是一种只有子弹头直径三十万分之一的家伙.起先,只是流感,然后,高烧、肺炎.18个月的疫情中,这种病感染
期刊
该文在一次能源利用率的基础上,采用单位燃料排放系数从污染排放的角度对燃气压缩式热泵的优势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该文对燃气压缩式热泵变容量调节的系统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
李克农:曾使周恩来化险为夷rn李克农作为中共和人民军队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与钱壮飞、胡底曾被称为我党情报工作的“前三杰”.李克农很长时期内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
期刊
该文首先从理论和实际应用角度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燃烧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动态作了简要的综述,在比较和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文的研究内容.其次
该文对ETBE的液相合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完成了实验方案的确立,实验工艺路线的确定,实验台的搭建,反应机理理论上的探讨、实验初步研究和样品分析方法的探索等工作.实验的工艺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4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一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科学家们为之欢欣鼓舞。竺可桢、赵九章、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发表讲话、写文章,阐述发射卫星的重要意义。科学家们认为
期刊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衰竭,以及日趋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制冷空调领域朝着节能环保方向不断发展创新。目前,低品位热能(太阳能,空气或工业废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