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都河径流过程模拟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zheng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西北干旱区的焉耆盆地,生态环境逐年退化。近几十年,不合理的水土开发,使其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质恶化、洪涝旱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都河位于焉耆盆地北缘,多年平均径流量34.86×108m3/a,占盆地径流总量的87.5%,开都河河水的有效利用制约着盆地生态、农业灌溉、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开都河径流过程预报以及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为焉耆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防洪减灾等工作的进行提供重要依据。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流域径流很好的一种方式,本文对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979-1987年径流过程采用含融雪结构的新安江模型进行日流量模拟,并对参数进行率定,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该流域1979-1987年多年平均气温显上升势态;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70-80%;年径流量较小、年内分配较均匀、年际变幅不大;降水和径流无明显相关性,气温和径流关系基本对应;夏季径流过程随气温上升显现明显上升趋势,秋、冬季径流过程随气温下降显现明显下降趋势。采用情景假设法拟定了不同气温变化、降水变化的情景,研究开都河流域径流对气候的响应。结果显示,在这些不同的情景下模拟径流变化情况,气温是气候最主要的因子,在降水量保持不变,气温升高1℃的情景中,1983-1987年,年径流增加幅度分别为25.78%、24.98%、25.65%、44.1%和22.1%,平均增幅28.52%;降水量保持不变,气温升高2℃的情景中,1983-1987年,年径流增加幅度分别为34.67%、33.94%、34.83%、63.45%和31.08%,平均增幅39.59%;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减少20%的情景中,1983-1987年,年径流变动幅度分别为-5.6%、2.12%、-10.78%、8%和4.9%,平均增幅-1.36%;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增加20%的情景中,1983-1987年,年径流变动幅度分别为5.3%、8.9%、-3.4%、21.2%和11.3%,平均增幅8.66%。在降水量不变,气温变化的情景中,径流变化较为显著,该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开都河径流是由冰雪融水、雨水及地下水混合补给的,而流域内冰雪融水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变化的情景中,流域径流变化不大,并且没有规律性,因为降水的增减对含有大量冰川、固体积雪分布的流域水量影响是滞后的,不像气温变化那么明显。本文研究成果对开都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以及焉耆盆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有一定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修建的高坝日益增多,高速水流问题也日益突出,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运行安全。锦屏一级水电站属于典型的高拱坝泄洪,泄洪洞是电站的主要泄洪方式之一,具有高水头、
新疆是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开发省份之一,近年来,位于南疆的叶尔羌河流域下游灌区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大、塔里木河得不到源流水量的补充、夏洪危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
三峡成库蓄水后,库岸挡墙受水位变动影响,墙后土体强度降低,影响其稳定性,出现了较多病害库岸挡墙。板桩结构是常见加固病害挡墙的结构形式,但已有研究更多集中在板桩结构加
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及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S/GIL)绝缘子长期运行过程中会积聚大量表面电荷,易引起绝缘子异常闪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刻揭示了绝
校园美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确保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时代下,各高等院校应以美育工作为抓手,加快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
"水环境科学"作为"水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和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知识体系.20世纪末水环境科学已成为期人类极为关
为了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问题,国家实施了特大型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具有规模大、投资高、建筑物数量多、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其上近千座渠系建筑物中渡槽
防御南山支流洪水灾害是华阴市防汛工作的重点,多年来,由于没有定量的数学模型供防汛部门参考,从而使华阴市的防汛工作带有一定的被动性。本文先从南山支流洪水灾害的表现及成因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每年防汛任务十分艰巨,但同时又面临着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如何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实现防洪与兴利并举,一直是水文学科重
地震时各类建筑物的破坏是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是抗震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大工业区和大城市,由于地震间接引起的次生灾害,有时比地震直接造成的损失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