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西北干旱区的焉耆盆地,生态环境逐年退化。近几十年,不合理的水土开发,使其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质恶化、洪涝旱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开都河位于焉耆盆地北缘,多年平均径流量34.86×108m3/a,占盆地径流总量的87.5%,开都河河水的有效利用制约着盆地生态、农业灌溉、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开都河径流过程预报以及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为焉耆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防洪减灾等工作的进行提供重要依据。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流域径流很好的一种方式,本文对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979-1987年径流过程采用含融雪结构的新安江模型进行日流量模拟,并对参数进行率定,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该流域1979-1987年多年平均气温显上升势态;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70-80%;年径流量较小、年内分配较均匀、年际变幅不大;降水和径流无明显相关性,气温和径流关系基本对应;夏季径流过程随气温上升显现明显上升趋势,秋、冬季径流过程随气温下降显现明显下降趋势。采用情景假设法拟定了不同气温变化、降水变化的情景,研究开都河流域径流对气候的响应。结果显示,在这些不同的情景下模拟径流变化情况,气温是气候最主要的因子,在降水量保持不变,气温升高1℃的情景中,1983-1987年,年径流增加幅度分别为25.78%、24.98%、25.65%、44.1%和22.1%,平均增幅28.52%;降水量保持不变,气温升高2℃的情景中,1983-1987年,年径流增加幅度分别为34.67%、33.94%、34.83%、63.45%和31.08%,平均增幅39.59%;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减少20%的情景中,1983-1987年,年径流变动幅度分别为-5.6%、2.12%、-10.78%、8%和4.9%,平均增幅-1.36%;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增加20%的情景中,1983-1987年,年径流变动幅度分别为5.3%、8.9%、-3.4%、21.2%和11.3%,平均增幅8.66%。在降水量不变,气温变化的情景中,径流变化较为显著,该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开都河径流是由冰雪融水、雨水及地下水混合补给的,而流域内冰雪融水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气温保持不变,降水量变化的情景中,流域径流变化不大,并且没有规律性,因为降水的增减对含有大量冰川、固体积雪分布的流域水量影响是滞后的,不像气温变化那么明显。本文研究成果对开都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以及焉耆盆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有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