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的分析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_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割裂,大股东利益不受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缺乏动力进行市值管理,市值管理自然不为大股东和上市公司所关注。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证券市场已基本实现全流通。流通的市场格局完全改变了中国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市值将逐渐替代以往的账面价值或者重置价值指标,成为衡量企业价值和实力的新标杆。随着上市公司市值的大幅增加,市值管理的概念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 在全流通时代,市值管理有哪些模式?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管理层需要在什么时候进行市值管理?理论上,上市公司应当在重大时刻采取市值管理,实际中企业是否真正实施了呢?投资者对管理层采取的市值管理模式是否认可?市值管理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同时又有哪些负面作用呢?我国的上市公司该如何更好地实施市值管理?本文就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模式、时机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阐述。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时机及效果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试图达到以下目的:①了解我国目前的市值和市值管理状况;②研究市值管理的模式;③分析市值管理的时机和投资者对市值管理的认可度;④分析目前我国市值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建议。在理论基础部分,首先从有效市场理论角度对市值管理的环境进行了解释,然后从企业市值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角度说明市值管理的实质是价值管理,最后从信号传递理论角度说明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什么样的模式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第二部分:市值管理概述。本部分首先对市值管理的概念、管理目的、管理主体及参与者、管理内容四方面从理论上做了阐述。然后,用统计数据对我国目前的市值和市值管理手段状况进行了简单概述。 第三部分:市值管理模式、时机及效果分析。首先,本部分研究了市值管理模式,市值管理模式分为对当前业绩的管理和对未来业绩增长机会的管理。提高收入、节约成本和费用可以提高公司的当前业绩;在管理未来业绩增长机会方面,有公司治理方面的股权激励和整体上市,还有并购重组方面的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还有更名等其他市值管理模式。然后,我们分析了市值管理时机,在企业融资时、防止被收购时、并购重组时都需要采取市值管理手段降低成本、提高市值。最后,分析投资者对市值管理模式的认可度。投资者对上述的市值管理模式一般是认可的,但相对于当前业绩增长,未来业绩增长机会的管理有不确定性,通过统计数据的比较,我们得出结论:业绩增长是投资者最认可的方式。尽管市值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市值提高,但是,市值管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例如宏观方面的套现冲击和市场泡沫,微观方面的市场操纵和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 第四部分:启示及建议。本部分就我国目前的市值管理状况提出建议,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市值管理观念,科学制定股权激励方案完善公司治理,然后完善信息披露,增强公司的透明度,成立专门的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进行专业的价值评估。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规范研究,并结合统计数据和案例进行分析。本文的创新是分析了当前业绩管理和未来业绩增长机会管理两个方面的市值管理模式,然后分析了市值管理时机,最后用统计数据分析投资者对这些管理模式的认可度。鉴于作者的研究能力,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市值管理时机和投资者认可度的分析有待加深。
其他文献
针对大口径流量计的现场量值溯源,结合实例,设计了一套指导换能器现场安装的辅尺,较好地解决了直径测量不准、换能器定位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检测井、流量计上游处理、管道安装等三个方面的设计建议,可为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和大口径流量计量值溯源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帮助。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已成为企业竞争的主导内容,创新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许多中外知名企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也充分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并不乐观,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严重不足。技术创新是一种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活动,利益是驱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和根本动力,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但是,鲜有学者直接从利益
企业识别系统最初作为一种设计概念和方法,引入中国近20年时间,在企业形象、文化建设和品牌塑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社会,以知
为了实现强背景噪声下的轴承故障诊断,采用了级联单稳随机共振及经验模式分解相结合的提取方法对特征量进行提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经过两级变尺度随机共振处理后的振动
设备是现代企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强设备成本控制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企业设备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
电力体制改革越来越深入,201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使得供电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转型期。同时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