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的荣辱观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荣”和“辱”是道德规范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评价和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两个重要尺度,荣辱观就是指人们对荣誉与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荣辱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影响了大学生的荣辱观,致使大学生的荣辱观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传统的道德观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高校大学生的荣辱观,对于构建社会和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研究从荣辱观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入手,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荣辱观的相关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编制了高校大学生荣辱观现状调查问卷。以石河子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大学生的荣辱观现状调查问卷做了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归纳出高校大学生的荣辱观存在荣辱界限模糊,科学精神缺乏,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倾向加剧,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享乐主义思想加剧,荣辱认知和行为不统一五大问题。并从社会、教育、个人三个层面全面分析了大学生荣辱观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应对策。学校和教育者始终是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要场所和直接实施者,因此,学校要重点加强知耻教育,明确荣辱界限;教育者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教育者的好榜样示范作用;道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健全道德评价和奖惩机制。同时,社会、学校、家庭要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营造共同的育人环境。最后,大学生应加强自我教育,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趋荣避辱,尚荣知耻。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成长的一个基础阶段,只有把小学数学基础打好,学生才能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走得更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关键,就人教版小学数
期刊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可持续性的消费品。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旅游产品的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产业链
循环经济,实质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去指导人们进行的经济生活活动。实现传统经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经济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指明了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此次陕南生态移民工程正是基于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