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阅读是提高中国大学生学术水平、国际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他们获取专业领域前沿发展的基本途径(Carrell&Grabe,2002;Luo&Xiao,2011;Usó-Juan,2006)。大学生需具备足够的学术英语阅读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学术英语阅读的发展涉及多种要素,如词汇、语法、篇章知识,学科知识,阅读策略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很难分析由这些复杂关系引起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动态系统理论描述和解释复杂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关联,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复杂系统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这样的理论视角有助于探究学术英语阅读这个复杂系统。本研究基于动态系统理论,探究化学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轨迹,提出两个研究问题:1)化学专业本科生的学术英语阅读能力如何发展?整体、小组(根据不同英语及化学能力划分)及个体有何发展特征?2)学术英语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是否出现质变(phase shift)?如果发生质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对象是28名某重点大学化学专业本科生。研究共持续12周,每周进行一次学术英语阅读测试,时长为30至40分钟。测试后,对被试进行5至10分钟的半结构式访谈。最后,用问卷考察被试的阅读策略及提高学术英语阅读能力的动机。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及定性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用移动极值图(moving min-max graph)和变化点分析软件(Change-Point Analyzer),探究学术英语阅读的发展轨迹;定性分析方法基于访谈和问卷,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学术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呈非线性。整体发展呈平滑上升趋势,发生一次质变。小组发展轨迹中,“高英语、高化学”能力组的发展比其他三个小组相对稳定,说明系统各要素间具有较高的协调性。“高英语、低化学”能力组与“低英语、高化学”能力组的前期发展波动方向相反,说明英语及化学能力互动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低英语、低化学”能力组的前期发展波动较大,后期波动减弱,说明随着能力的发展,系统内部结构逐步协调稳定。学术英语阅读能力在整体、小组都发生了一次质变。这些质变发生在第4周与第7周之间,说明系统的质变需要一定的量的积累。每一次量的积累是下一次系统发展的基础。个体层面,28名被试中有5名经历了一次质变,占总人数的18%。对这5名产生质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本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究学术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轨迹,区别于传统的静态的、孤立的研究范式,拓展了学术英语阅读的研究方法,可为将来学术英语阅读能力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