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法规限制汽油中的硫含量,目前我国的汽油硫含量与国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提出汽油硫含量在2010年与世界接轨,因此要达到这一要求势必要加强汽油脱硫的研究。
本课题旨在以廉价的内蒙古扎赉诺尔褐煤半焦为原料制备汽油脱硫剂,用于脱除FCC汽油中的硫化物。采用固定床吸附评价装置研究各种工艺参数在吸附脱硫中的影响地位,选出最佳的吸附脱硫工艺和半焦的前期改性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半焦进行过硫酸铵、氯化锌等方法改性,对改性后的半焦脱硫剂进行吸附和再生考察,同时还测定了不同方法改性半焦的表面酸碱性,分析了其对汽油脱硫效果的影响。
在对半焦的前期处理过程中,利用正交法考察各种活化因素的影响地位,各种因素对吸附脱硫的影响顺序为:金属氧化物的负载量>半焦的活化方式>焙烧温度>负载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最佳的活化方法为:原料半焦经水热加硝酸改性后,负载0.5﹪的CuO于700℃下焙烧。该法得到的脱硫剂用于汽油脱硫,可以得到硫含量为393.7mgf/l的汽油。
在对最佳工艺的研究过程中,对前面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主要因素氧化物的负载量进行了调整,再一次采用正交法考察了吸附脱硫工艺因素和半焦的改性方法在整个脱硫过程中的影响顺序,其中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吸附脱硫的温度>吸附脱硫的空速>半焦的活化方式>负载金属氧化物的种类>金属氧化物的含量>负载后的焙烧温度>固定床的焙烧时间。最佳的改性和脱硫工艺为:半焦经水热和硝酸活化后,负载0.5﹪的CuO于300℃焙烧2h后,进行吸附脱硫,固定床的吸附脱硫温度为160℃、空速为4h<+>时是最佳的工艺条件,经上述方法改性和在该工艺条件下进行吸附脱硫,吸附脱硫后的汽油硫含量为306.6mg/1。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脱硫剂进行吸附再生研究过程中,考察了负载CuO和NiO半焦以及用过硫酸铵和氯化锌改性半焦的吸附硫容、穿透时间和再生效果,实验得到采用氯化锌改性的活性半焦的吸附和再生效果最好,其次是过硫酸铵改性活性半焦,效果最差的是负载NiO的活性半焦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