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高导Cu-Cr-RE合金工艺及性能的优化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5te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及铜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良好的强度,耐疲劳性能,杰出的耐腐蚀性及容易生产制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铜基导电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理想的性能指标为:抗拉强度σ_b>600MPa,显微硬度Hv>180,导电率>80%IACS。因而开发出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炉熔炼,制备了Cu-0.8Cr-0.05Y与Cu-0.8Cr-0.05Nd合金。然后对铸造Cu-0.8Cr-0.05Y与Cu-0.8Cr-0.05Nd合金采用了两种处理工艺:工艺A:铸态+冷轧+时效;工艺B:铸态+固溶处理+冷轧+时效。通过对合金的导电率测试、硬度、拉伸强度、软化温度测试、金相分析、XRD、SEM、T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上诉合金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和变化规律,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结果表明: 1、Cu-0.8Cr-0.05Y、Cu-0.8Cr-0.05Nd合金是典型的时效强化型合金。在本论文采用的热处理制度下,经工艺A处理的合金在95%变形480℃X30min下电学和力学性能可达到:导电率90.7~93.2%IACS、拉伸强度490~525MP_a、软化。温度(535~545)±5℃、延伸率14.0~17.5%,优于经工艺B处理的合金性能。 2、两种工艺条件下合金的强化机制都包括固溶强化、加工硬化及析出强化。形变热处理工艺可大大提高合金时效后的最终性能。冷变形+时效过程中受到析出和再结晶过程交互作用的影响,尤其是变形量较大的情况下。析出的第二相粒子使得合金强度及导电率升高,但再结晶过程又使得强度又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3、本文认为经两种工艺处理造成合金性能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经工艺B处理的试样增加了Cr在铜基体中的固溶度,淬火过程使得体系储存了更多的能量,促进了析出颗粒的聚集长大及粗化,加速了再结晶过程,使得再结晶提前,先于第二相析出、长大,弱化了析出强化对合金强度的贡献。使得经工艺A处理的试样具有更好、更稳定的综合性能。
其他文献
病虫害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每年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传统化学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这些危害,但其不合理的使用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亟需开发新型生物农药。海洋真菌
如何用现代的冲压技术来保证纵梁的寿命和精度以达到高质量商用车的需求,是目前纵梁冲压研究的重点。由于纵梁生产的特殊性和厚板成形的特殊难度,成形缺陷弯曲裂纹和弯曲后回
目的:探讨降压类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对浙江省台州市高血压患者经济负担的影响,为该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查询台州市各区县卫生部门统计数据,提取各区县基
徐迎庆,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中国计
螺旋搅拌桨是搅拌釜式结晶器的关键部件,搅拌槽内整体流动形式与搅拌桨叶片曲面形状及叶片的几何尺寸参数密切相关。传统搅拌桨设计制造过程中存在设计手段落后、加工方法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市场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企业所受的困扰也越来越多。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重点,必须实施科学而又有效的监管,才
根据热物理模拟实验确定70号钢在低温轧制条件下的流动应力模型;以70号钢流动应力模型为基础编制了计算线材轧制力能参数的计算机软件;利用模拟软件分析了在现有轧机上进行低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重视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教育, 而辅导员战斗在学生工作的一线, 承担着大学生的政治指导、 思想教育、 学习督导、 行为引导和相关事务管
起源于民间美术并发展成为一种民间绘画的日照农民画,其不但具有独特的色彩特征、造型方式而且还富有丰富的寓意。文章从日照农民画色彩特征及其造型特征出发,将其特点合理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一些产量低、工艺落后、安全保障性差的矿井,特别是一些小型矿井被兼并重组后,急待解决的就是如何进行改造和升级。针对高档普采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