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经济作物根际拮抗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分离自棉花、烟草、番茄、大蒜、姜、柚子等10种重要经济作物的55株拮抗细菌的抗菌谱进行了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作物根际拮抗菌的多样性,为作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综合采用生理生化特征、BOXAIR-PCR、16S rDNA PCR-RFLP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抗菌谱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自不同作物根际的拮抗菌的抗菌谱存在较大差异;来自大蒜根际的DYJL5和DYJL10,来自向日葵根际的DYJL9和DYJL-G,来自辣椒根际的DYJL13和DYJL14抗菌谱较广,对10种以上病原菌有拮抗作用,拮抗能力较强;而来自辣椒根际的拮抗菌之间的拮抗能力差别较大:其中DYJL13和DYJL14抗菌谱较广,而DYJL12仅对芹菜灰霉病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和辣椒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有很弱的拮抗作用。BOXAIR-PCR具有多种遗传图谱类型,供试根际拮抗菌在约72%的相似性水平上可以聚为7个群,85%水平聚为25个群;在72%水平上,来自棉花根际的DYJL4、DYJL6、DYJL25、DYJL26、DYJL29、DYJL30~DYJL35除了DYJL25聚在群1外其余全部聚在群2;来自番茄、向日葵、大蒜和辣椒等作物根际DYJL-A、DYJL-B、DYJL-C、DYJL9、DYJL-G、DYJL5、DYJL10、DYJL12、DYJL13和DYJL14全部聚在群2中;来自烟草根际的拮抗菌DYJL38~DYJL56分别聚在群2、群4、群6和群7中。16S rDNA PCR-RFLP分析中,所有供试菌株在73%相似性水平上聚在一起,在83%水平上共聚为13个遗传群,其中辣椒根际的拮抗菌DYJL12单独聚为群10;群5、群6、群11、群12和群13全部由来自烟草根际的拮抗菌DYJL38~DYJL56组成;群3由来自棉花根际的拮抗菌DYJL26、DYJL28、DYJL30~DYJL36、柚子根际的拮抗菌DYJL21、DYJL23、DYJL24、姜根际的拮抗菌DYJL19、番茄根际的拮抗菌DYJL-A、DYJL-B组成;群2则由来自8种经济作物(冬枣、大蒜、棉花、姜、向日葵、番茄、烟草和甜瓜)根际的10株拮抗菌(DYJL2、DYJL5、DYJL6、DYJL16、DYJL9、DYJL-C、DYJL55、DYJL-G、DYJL-H和DYJL-I)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根际拮抗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主要菌群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p.)、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 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和产碱菌属(Alcaligenes spp.)。本文首次指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番茄灰霉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和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等病原菌有拮抗作用。
其他文献
香菇(Lentinusedodes)是产量仅次于双孢菇的世界第二大食用菌栽培菌种,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真菌,不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许多重要的医药保健功能,有着广阔的国内国际市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综合过程,对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血液凝固能够防止机体意外出血,然而,不正常凝血可能导致血栓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纤维蛋白原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重要凝血因子,对于实现血液凝固过程的生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原联系,实现对不同纤维蛋白原浓度下的血液凝固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光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
目前阻燃领域绿色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无卤阻燃剂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镁(MH)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使用MH进行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时存在着阻燃效率低、填充量高等缺点
本论文以拟寄生捕食者麻蝇和寄主艾纳螺为研究对象,通过1、野外观察和样方调查拟寄生事件;2、形态学测量贝壳以及贝壳上的疤痕;3、麻蝇的实验室培养及寿命试验;4、宿主螺位-蝇羽
植物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碳同化、光呼吸、氮代谢和米勒反应(Mehler reaction),这四条途径的改变调控着植物对于光破坏防御能力。为了研究一氧化氮对植物光合激发能分配的调节
本文利用高温固相法和离子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i2(LTO),研究了不同离子液体、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制备LTO负极材料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碳包覆对其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恒流充放电测试、氮气吸脱附测试、交流阻抗测试(EIS)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通过研究合成方法、煅烧温
TiO2纳米管阵列因其无毒、价格低廉、化学性能稳定、资源丰富等优点在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问题方面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TiO2纳米管阵列为平台,一方面利用合适的电化学沉
塑料因具有质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已成为材料领域的四大支柱之一,但使用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却是当前棘手的环境问题。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领域,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由于超临界水(SCW)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可以使废塑料发生降解或分解,是有希望解决白色污染的环境友好的化工工艺过程。本文在自行设计的高压反应装置中,以目前需求增长最快的聚丙烯在SCW中的降解反应为主,研究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