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商谈法在很多学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中得到运用。教研工作在基础教育质量的保障上起了支撑作用,在指导教学实践和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功不可没。新时代教研工作中的新问题对教研的科学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充分发挥教研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解决教学问题等关键环节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创新教研方式,强化学科的全面育人研究,突出德育的实效。道德与法治教师更需要积极探索教研方式,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们共同深思。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把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以学生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三者的关系为主线,目的是引导初中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涉及道德、法律、心理和国情等教学内容。教师在教研中进行商谈的领域比较广泛,需要讨论来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案例的情况比较多,另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新增“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和“拓展空间”等环节为教师提供商谈契机。道德与法治教师身处人际网中,授课的多个班级出现问题不同,需要教师共同交流来解决。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更适合用商谈法来教研,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而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然而,在道德与法治教研过程中,教师们的商谈却遇到了一些问题,致使教师商谈的质量不太令人满意。本次研究重点针对商谈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中的相关概念界定、重要性分析和理论基础进行深入阐述,在访谈和教育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商谈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中的运用现状,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依据原因提出优化商谈法在道德与法治教研中运用的对策。本文主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商谈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中运用的概念界定及重要性,关键概念主要有商谈法和教研,具体说明教研的内容和特点。另外,阐述了商谈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中重要性,主要有:有助于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针对性,有助于培养教师帮扶意识,有利于促使教师经验迁移,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第二部分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中运用商谈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学说、哈肯关于协同论的学说、哈贝马斯关于商谈伦理的学说。第三部分阐述了商谈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中的运用现状及原因分析,通过观察道德与法治教研过程和访谈教师样本,发现商谈法在教研中的运用现状表现如下:教研次数多,规划商谈主题少;教研内容多,经验化商谈较重;教研人数多,主动参与商谈少;教研形式多,商谈触及问题少。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谈制度缺乏规范,包括商谈制度不够细致、组长商谈意识淡薄、制度与人情难以统一。二是商谈内容有失深度,包括教师商谈认识出现偏差、商谈内容缺乏稳中求新、商谈过于顾忌教师面子。三是教研评价偏重量化,包括教师评价偏重教学成绩、教研评价忽视商谈。第四部分阐述了优化商谈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中运用的策略,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案例,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在教研制度方面,合理制定商谈制度,需要细化制度内容和记录教师言论;规定教师分工职责,需要教研组长调动教师讨论和教师真实参与教学研究。第二,在教研内容方面,商谈教材和教学进度,需要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联系和主题讲座和教学进度统筹安排相结合;商谈教学疑难和听评课,需要教师讨论教学疑难问题和积极参与公开课和听评课。第三,在教研评价方面,商谈教学评价体系需要在考察的维度上,采用平时统计学生的表现分和命题的形式来考查。在考察的结果方面,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不同回答和采用集体阅卷来讨论学生的答案。商谈教师素质标准包括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和创新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