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探讨CT X线照射所致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害条件下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 barrier antigen,EB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阳性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照射前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规律与EBA及VEGF表达变化规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血管病变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1.实验动物的准备:选用清洁级成年健康的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210-230g,实验前大鼠均饲养在恒定湿度,温度22±2℃环境下,自由摄食和饮水,自然昼夜节律采光,饲养一周。2.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的制作:随机选取24只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放射性脑损伤组,其中放射性脑损伤组随机分为伤后7d,14d,28d三个亚组,每组6只;大鼠用20%乌拉坦(5 m L/kg)腹腔注射麻醉后,使用16排螺旋CT对大鼠大脑进行局部照射来制作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照射区域为大鼠颅骨人字缝和冠状缝之间的区域(使用特制铅模具遮盖大鼠其他不需要照射的区域),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不给予照射处理。通过检测放射性敏感蛋白来确定模型的成功制作。3.指标的检测:随机选取24只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放射性脑损伤后7d、14d、28d四组,每组6只(损伤组造模方法同上)。于观察前1h按照3 m L/kg的剂量经尾静脉注射3%伊文思蓝,开颅并暴露脑皮质血管,使用微循环显微镜在体观察脑皮质微血管的通透性,并通过微循环显微成像系统记录视野(×400),使用Image-proplus 6.0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血管外伊文思蓝的累积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以此作为BBB的通透性指标;随机取24只大鼠,用同样的方法分组造模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脑皮质EBA和VEGF的表达水平,在400倍光镜下选取皮质区域视野进行拍照记录,染成棕黄色的细胞为阳性细胞,使用Image-proplus 6.0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检测EBA和VEGF阳性染色的IOD。4.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将伊文思蓝外渗水平分别和EBA及VEGF表达水平做相关性分析。结果1.放射性脑损伤后7d、14d、28d检测到放射性敏感蛋白如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B蛋白出现规律性改变(由同门师兄师姐报告,在此不做陈述),证明使用CT X线制造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的成功。2.假手术组伊文思蓝大部分局限在血管内,只有少量渗出。经CT X线照射后7d伊文思蓝出现明显外渗现象,将血管外区域染成蓝色,然后在伤后14d至28d外渗现象逐渐降低,但均高于假手术组。3.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各组脑皮质EBA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和假手术组相比EBA表达水平于伤后7d明显降低,然后在伤后14d和28d逐渐恢复,但均低于假手术组;VEGF表达水平于伤后7d明显升高,然后在伤后14d和28d逐渐恢复,但均高于假手术组。4.伊文思蓝外渗水平与EB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本次实验我们采用CT X线制造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造模方法先进新颖,简便易行,可重复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模拟性。2.使用伊文思蓝结合微循环显微摄像系统在体观察并检测了伤后BBB通透性改变,使用伊文思蓝作为示踪剂在体分析BBB通透性取得重要进展。3.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了各组大鼠脑皮质EBA及VEGF的表达水平变化,又从分子水平证明了CT X线可以用来成功制造大鼠放射性脑损伤模型。4.放射性脑损伤后BBB通透性增加与EBA表达减少,VEGF表达增多具有重要关联性,说明这两种蛋白可以作为评价放射性脑损伤后BBB损伤及修复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治疗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血管病变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