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翻译实践报告针对《中国天文学史》中的经典章节进行英译,以例子分析的方法探究天文典籍翻译的最佳策略。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先进国家之一,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大力促进了世界天文学的发展。但部分西方学者提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是延续了西方的天文学的发展成果,并且对中国古代的诸多天文成就予以否定。我国现存的天文典籍很多都没有英译本,这也是导致部分西方学者一叶障目的原因。基于这种不对称的文化交流,天文典籍英译就显得非常必要,并且对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翻译实践报告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借鉴了近年来典籍英译的思路与方法,基于翻译“目的论”理论,采用案例分析和译本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天文学史》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翻译和总结。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指导理论是翻译目的论,目的原则奠定了天文典籍翻译的整体基调,忠实原则优化了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而连贯原则指导了天文典籍翻译的语序排列。本文从字、句、篇三个层次对原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天文典籍文本的特点是专业术语较为集中,同时存在大量由古汉语转化而来的语内翻译现象。鉴于原文本的特点,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通过查阅了相关的古籍资料与天文名著,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重复、替代、改写等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