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在吸收与利用外资工作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形式更加多样,外资对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政策、区位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因素,我国在利用外资上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区域经济“二元结构”与FDI分布“二元特征”并存,东、中、西部地区吸收FDI业绩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FDI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方面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加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我国“地理上的二元结构”使FDI在我国内地的分布呈现出空间二元聚集。东部地区,由于基础建设比较完善,文化教育水平高,工业比较发达,具有较强的FDI吸引能力,相比之下,中部和西部发展水平较低,改革开放滞后,对FDI的吸引力较弱,吸引了较少的FDI。总之,FDI的二元特征与经济发展上的二元特征是比较相近,地理上的地区发展二元结构导致了FDI分布的二元结构,而FDI分布的二元特征加剧了地区发展二元结构。区域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是区域经济问题的重点。毫无疑问,不能听任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否则无论在公平目标还是在效率目标上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即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各地区利用外资的业绩和潜力状况,论证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FDI区位流向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寻找出适合我国地区发展的引资政策,保持地区适度差距、和谐发展。本文的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实证研究法。将FDI区位选择理论运用到区域经济发展中,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异特征,适时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经济政策和引资政策,充分利用FDI资源,实现地区经济和谐发展。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从FDI区位选择与我国三类地区经济发展这个论题的问题提出、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与结构三个方面阐述。第二部分为FDI的区位选择:相关理论研究综述,首先从FDI的动机入手,对FDI的几个主要动机加以分析;其次,分别从东道国和母国的角度,分析了影响FDI流向的决定因素。第三部分为我国各地区吸收FDI现状分析,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吸收FDI业绩和潜力的比较,找出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利用外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