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p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民俗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需求,通过在建筑技术中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审美标准和风水理念创造出适应自然的人工环境,建筑风格主要体现为不同地域的民族精神与风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及建筑风格。但在近几十年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考量逐渐被淡漠。同时,在西方建筑理论、建筑风格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影响下,我们在建筑设计中盲目模仿,使得当今建筑已经失去了民族特性的内涵。因此,如何继承民俗建筑文化并创新建筑设计使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便成为现今建筑设计领域一大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满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对吉林地区满族乡镇、村落进行初步调查发现,满族民俗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越来越薄弱。如何将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下来,更加直观的与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归纳、总结国内外民俗文化与建筑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措施,加深对满族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认识。结合现存满族乡镇与村落现状,寻找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元素中特有的元素、符号、色彩,以及满族传统建筑内、外部的空间结构组合形式等具有现实价值的内容。二.针对建筑设计中存在过多模仿西方建筑设计,建筑缺乏地域性文化特征等问题,提出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建筑组群、单体以及细部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秉持继承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理念,提炼出将满族传统民俗文化运用到当代建筑内外部空间组合形式、景观和建筑装饰中的设计方法。三.以实际项目为例,充分阐释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如何更好地与建筑设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建设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打好理论基础。本课题是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论东北民俗文化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创新》的子课题,希望本研究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参考意见,对东北民族建筑研究也起到参考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培训日益显现出对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培训开始关注教师个体,强调“因师施教”,推进各个类型的教师共同发展,重视培训效果,不断提升
聚丙烯(PP)是当今世界制造业中增长最强劲的材料之一,高流动聚丙烯树脂,因其优异的树脂性能及其巨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着聚丙烯工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流动聚丙烯
2 0世纪 4 0年代公益广告诞生于美国 ,现已成为与商业广告并驾齐驱的一种广告形式。本篇通过对一则英文公益广告进行语篇分析 ,探讨公益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的语篇特征。我国
目的:通过从电子数据库上收集的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及数理统计,得出各医家对于眼肌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为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提供一个较为新颖的治疗
我国在政治、经济制度逐渐革新的脚步下,其结构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此大背景下,社区成为解决改革开放后城市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商业集聚印象必然会影响集聚中的店铺印象,这个现象可以用购买风险感知理论进行解释。文章将消费者购买风险感知引入店铺印象转移模型中,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探查商业集聚印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劳务派遣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务用工方式在解决劳动力再就业、企业短期用工需求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全国总工会一
文章把旅游产业集群成长阶段分为孕育阶段、快速成长阶段、逐步成熟阶段及稳定阶段。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对旅游产业集群持续成长驱动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要素比较
2007年,在中国民航局的主导下,运营京沪航线的五家航空公司组成了一个战略联盟,名曰“京沪快线”。为了缩短乘客办票、候机及旅行的时间,共同运营“京沪快线”的五家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