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民俗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需求,通过在建筑技术中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审美标准和风水理念创造出适应自然的人工环境,建筑风格主要体现为不同地域的民族精神与风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及建筑风格。但在近几十年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考量逐渐被淡漠。同时,在西方建筑理论、建筑风格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影响下,我们在建筑设计中盲目模仿,使得当今建筑已经失去了民族特性的内涵。因此,如何继承民俗建筑文化并创新建筑设计使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便成为现今建筑设计领域一大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满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对吉林地区满族乡镇、村落进行初步调查发现,满族民俗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越来越薄弱。如何将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下来,更加直观的与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归纳、总结国内外民俗文化与建筑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措施,加深对满族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认识。结合现存满族乡镇与村落现状,寻找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元素中特有的元素、符号、色彩,以及满族传统建筑内、外部的空间结构组合形式等具有现实价值的内容。二.针对建筑设计中存在过多模仿西方建筑设计,建筑缺乏地域性文化特征等问题,提出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建筑组群、单体以及细部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秉持继承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理念,提炼出将满族传统民俗文化运用到当代建筑内外部空间组合形式、景观和建筑装饰中的设计方法。三.以实际项目为例,充分阐释满族传统民俗文化如何更好地与建筑设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建设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建筑打好理论基础。本课题是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论东北民俗文化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创新》的子课题,希望本研究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参考意见,对东北民族建筑研究也起到参考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