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文化:高师《器乐》课程理论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根本。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文化多元化”时代,世界全球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教育新理念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04年6月全国第四次课程学术研讨会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学反思”,2006年8月全国第五次课程学术研讨会提出“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应坚持先进的课程文化观”。可见,课程与文化的辩证关系,是我们音乐教育在课程内容选择和建构等方面的哲学指导,是目前音乐教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然而,这一关系在音乐教育领域没能得到很好的解读。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器乐》课程,承担着继承、传递和传播音乐文化的功能。但长期以来受音乐学院器乐教学模式影响,器乐教育形成的以“以技蔽文”的“纯技术教育”状况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思想根源是由于对器乐艺术本身缺乏文化层面的正确认识而造成,它所带来的后果是作为人文学科的《器乐》课程其人文性、文化性的缺失,历史的积弊严重制约着器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诚然,就高师《器乐》课程而言,技术是课程的重要元素,作为一门依托技术的课程,在实际的器乐教学中却过分强调了技能训练。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可以用国际教育新理念和后现代学术思潮对现代音乐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全面审视课程与文化问题,这关系到《器乐》课程理论构建和教学实施。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相应的理论基础之上,课程理论一旦构建和发展不好实践就会出现偏差,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教学实践,找到教育发展的规律。高师《器乐》课程理论构建新思路是以《器乐》课程的重新定位为方向,以多元音乐文化视野为立足点,以民族音乐学理论和跨学科理论为指导方法,以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为指导思想,以音乐文化教育观为灵魂等,使高师《器乐》课程教学重现音乐文化的根本意识,回归人文主义倾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改变器乐教育中课程“文化无涉”、教学“文化空白”的现状。高师《器乐》课程理论构建观点的提出,将完善器乐课程体系,使传统的器乐教学转向当代具有民族音乐学思想与方法的器乐教学,使音乐学与教育学在学科理论的建设发展中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结合。高师《器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对策包括课程标准的修订、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以及教材改革和考核评价的革命等,这些必将影响器乐学科的发展方向。因此,转变现代音乐教育观念,形成课程文化意识,建立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完善课程文化观的器乐教学体系,实施学科交叉的开放式器乐教学模式,用以指导器乐课程的教学实践,这对器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夯实构建音乐文化型的教育体系,实现我国音乐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阐述课程与文化的辩证关系及《器乐》课程的文化属性。 第二部分是现状的调查以及调查的结果分析、问题的成因分析。通过对六所本科类院校高师《器乐》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其中包括师范类院校、艺术学院、综合性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从教学形式、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材、考核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形成的原因从历史的积弊、教育观念、课程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剖析。 第三部分是以民族音乐学、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心理学、解释学、生物学等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理论为基础,从多元音乐文化视野、后现代课程观、音乐文化教育观、器乐课程文化意识等方面提出高师《器乐》课程理论构建的新思路。 第四部分是高师《器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对策。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从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改革、考核评价以及教师队伍几个方面寻找解决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建立民族音乐学视野的器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完善课程文化观的器乐教育体系,这对器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对我国夏热冬暖地区一栋超高层公共建筑二级泵多级板式换热器水系统的运行调适,总结了多级板式换热器水系统和二级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和行之有效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然而无论政府举行的评估还是学术界的评论,大多依据工业经济时代的“产品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关注的是投入与产出
反应抑制是执行功能的一个重要成分,对做出正确行为决策。以适应任务变化的要求有重要作用。研究不同情绪对反应抑制的影响,对于阐明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主要以奏鸣曲式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特征为研究中心,由宏观到微观较为深入地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中同种曲式类型的性格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以古典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