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街区遭受到严重破坏。重庆自从1997年直辖以来,城市也处在迅速的扩张和翻新进程中。而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利益因素的考量,导致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出现,取代了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正是通过探索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再生设计策略,来研究如何通过对建筑、街巷空间以及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更新设计去达到复兴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目标。这种更新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间,更是为了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1章绪论。提出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介绍了本论文的指导思想,即“有机更新”理论,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上应遵从整体性、原真性和多样性的原则;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2章。通过对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优势与文化特色进行分析,得出重庆历史文化街区所具有的优势在于其建筑、街巷空间的丰富多样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案例进一步分析历史文化街区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得出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开放性、文化性以及统一的街区肌理在历史文化街区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3、4章。第3章通过对黄桷垭老街的建筑、街巷以及文化资源的分析研究,得出黄桷垭老街本身所独具的建筑样式、街巷空间以及历史文化是对其进行改造设计的重要素材。老街建筑上以砖石、砖木结构建筑以及穿斗式木结构建筑为主,不但具有高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时人文景观也有非常高的价值,驿马文化、火锅文化、抗战文化等都是黄桷垭老街走向复兴的重要文化资源。第4章提出了重庆黄桷垭老街的再生设计原则、策略以及打造目标的方法,结合前文总结的设计原则和黄桷垭老街本身的特点,提出了“线性博物馆”的设计方式。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城市与民众的集体记忆,更是城市发展与变革的载体。通过对黄桷垭老街的物质基础以及历史文化的分析,得出物质基础上的“有机更新”与历史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针对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