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法定节假日政策的推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定节假日出游的人数逐年快速增长。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网络的逐渐完善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私家车已经非常普及,相比以传统的火车或飞机为旅行交通工具来说,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自驾游出行,不仅自由性和舒适性强,而且充满个性化。如此带来的后果便是节假日期间景点周围路网出现拥堵状况,不仅影响着本地居民的日常出行,也影响了游客的旅行效率,这逐渐成为制约旅游型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本文从路网优化的角度,为缓解节假日旅游景点路网拥堵现状提出解决方案。本文基于节假日旅游交通理论,采用灰色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对节假日旅游景点游客量进行预测,基于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理论,采用一次指数平滑法对游客自驾车辆比例进行预测,作为后续研究的数据基础。基于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的研究现状,采用改进的圈层外推法对景区的交通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即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条件logit模型预测各个路段的选择概率,改进了原始方法中均匀分配比例;通过调查出行频率-距离分布曲线分析得到圈层外推的折减系数,从而降低误差;通过引入等效通行能力的概念,以相对剩余等效通行能力作为交通影响范围确定阈值,改进了原始阈值确定方法。在景点交通影响范围内,本文通过借鉴生物学中的多头绒泡菌模型,利用其网络的优化机制,对路网进行优化。通过改进路阻函数,研究交通量与机动车道宽度的关系,建立机动车道宽度最小和最适宜模型,并利用多头绒泡菌的仿生算法,建立路网的仿生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算法,得到路网优化的最小机动车道宽度。节假日旅游景点交通影响范围内路段的最小机动车道宽度,可以通过一定的交通组织措施调整路段流量达到等效的效果,为交通规划和管理部门改善节假日期间景区周围路网拥堵状态进行交通组织提供依据。本文以西安市曲江综合景区为实例,通过预测2016年五一节假日曲江综合景区的高峰日的自驾游机动车数量,再利用改进的圈层外推法预测曲江景区的交通影响范围,并在该范围内,利用路网仿生优化模型,求解出景区周围路网的各个路段的最小机动车道宽度,并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为节假日期间交通规划组织管理部门进行交通组织提供参考依据。